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最開始到武夷山時,麻花總覺得當地的地名取得有些怪。
比如說,三姑。
外省來的茶友,往往在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會很懵。
下意識的,會聯想到某個專門用來形容女性的成語。
后來,聽了當地朋友的解釋。
那邊原先最早是,有三塊類似少女的石頭,所以才得了這么個諢名。
三姑,就是三個姑娘的意思。
聽過這么一段來歷后,麻花心里暗暗吐槽:
這取名過程,未免太簡單粗暴了吧!?
按這樣的取名來歷,直接叫“美人峰”,不是更好聽?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這樣意境有了,美感也兼具了,還能雅俗共賞。
聊完地名,再來說回今天的正題,聊聊巖茶的四大名叢。
按約定俗成的慣例,四大名叢是指鐵羅漢、半天妖、水金龜、白雞冠。
里邊并沒有大紅袍的影子。
于是,部分的外省茶友不能理解,為什么四大名叢里沒有大紅袍?
《2》
大紅袍,屬于巖茶的一塊金字招牌。
翻開一段大紅袍的歷史,起起落落,幾經沉浮。
當年,在大紅袍逐漸湮沒時。
有人,為了紀念這款茶,特意找了幾株外形與大紅袍相似的茶樹,種在九龍窠的石壁上。
從而,供人瞻仰。
而那時的茶學專家們,遍尋古籍,尋找大紅袍的蹤影。
然而,這個過程,極其艱難。
連姚月明姚老當年,也僅僅是從林馥泉先生那,得知在九龍窠的山澗下方,有一株特別的老的大紅袍。
但遺憾的是,它已經老到了沒有繁殖能力。
那個特殊年代,姚老尋到了那株大紅袍,剪下枝,扦插下來。
這一脈大紅袍,后來改種在北斗峰上。
起名為,北斗一號。
后來,又有位專家,從崖壁的那幾株大紅袍里,培育出了奇丹。
經過茶學家門考究,奇丹與那六株崖壁上母樹,生物遺傳性質最為相似。
于是,關于純種大紅袍的東宮太子之位,就在奇丹與北斗間,來回爭鋒。
但是,要認真細究起來,不論是北斗,還是奇丹,它們究竟誰才是大紅袍的直系后代,已經無從論證。
因為,真正的大紅袍母樹已經消失在了江湖上,空留下傳說。
《3》
在外省客人的眼里,大紅袍屬于巖茶的最知名代表。
當初,肉桂、水仙還沒有這么火。
鐵羅漢、半天妖等更是半點不出名時。
大紅袍早已憑借“半壁江山”的外交傳奇,火遍了大江南北。
于是,從銷售的角度出發,大紅袍在早年間,成了武夷巖茶對外的窗口。
想來也是。
武夷山當地,有無數的古老品種。
連羅老當年整理出來的名叢錄,不過是這些古老品種們的一面縮影。
面對這么多的品種,如果要逐一和客人解釋名字、來歷、香型、故事。
銷售宣傳成本得高出不少。
索性都叫成大紅袍,更省事。
不論是水仙、肉桂,還是鐵羅漢,一律裝進大紅袍的泡袋里。
大紅袍這金光閃閃的三個字,成了巖茶對外的最好名片。
到了今天,肉桂、水仙們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已經獨立了門戶。
甚至于,在新晉的當家花旦里,它們甚至于能和大紅袍,齊頭并進。
而余留下來的,在遙遠年代里就生活在武夷山的茶樹老前輩們。
從中,被人選出了四款茶。
選出了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個性最鮮明的,品質形狀最優秀的。
按排資論輩的方式,組成了四大名叢。
現如今,它們已經成了武夷巖茶中,一組萬年不變的黃金組合!
《4》
既然是四大名叢,少不了要有排序。
按麻花看來,四大名叢里最有辨識度的是白雞冠。
到各大山場里轉悠一圈,就能發現早在茶樹時期,白雞冠的葉片就是最有個性的。
由于顏色相對較淺,所以在一眾的茶樹里,顯得鶴立雞群。
此外,從淵源上看,白雞冠同樣是最有故事的。
它,屬于道茶出身。
當年,道教南派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真人,曾經就在武夷山修行。
并且,住在了止止庵。
通過喝這個白雞冠,來輔助修煉。
這,就是白雞冠道茶的來歷。
有了道茶這一市場需求,古代的武夷山茶農們曾經大量的種植白雞冠。
由此,使其能夠香火不斷,延續至今。
對比起其他的品種,白雞冠除了葉片顏色略淺外,它的葉脈更細、更嫩、更柔軟。
在四大名叢里屬于最不耐火的。
所以,制茶師們往往不敢將它焙火太透,往往到了中輕火就止步了。
這類型的白雞冠,清郁的藥香明顯。
但由于焙火不足,難免容易湯感較薄,帶有苦澀味。
而去年,麻花在和村姑陳組《四大名叢》時,恰巧就邂逅了一款中足火的白雞冠。
那滋味,著實別具一格。
藥香特點明顯,還有著淳和綿柔的湯感。
那款市面上不可多得的白雞冠,當時真真是讓麻花驚艷了一番!
《5》
與白雞冠相反,鐵羅漢屬于四大名叢里,最適合把火功焙高的。
鐵羅漢的葉片厚實,再加上葉脈極粗。
這樣的葉片特征下,使其極耐發酵與焙火。
通過一道道的焙火,發酵到位,焙火透徹的鐵羅漢,湯水里擁有著渾厚的魅力。
麻花前不久,喝過一泡高火的鐵羅漢。
茶湯泡出來,極度的醇和稠滑,有著綿密感。
甚至于,有著類似老叢水仙那樣的,湯感對舌面的包裹感,像是一杯蜜漿。
不過,比起蜜漿,它的湯水里更有著持久的當歸藥香,雄渾有勁。
認真的小口慢慢喝,湯水里竟還能喝出花香來,隱隱間花香落水感明顯,回過頭,花香又好像隱在了回甘生津里。
往往,麻花覺得這類型的鐵羅漢,才堪稱用一個成語形容——鐵漢柔情!
鐵羅漢,光是從名字上看,就知道它的佛緣不淺。
據傳,鐵羅漢的得名,在于某年瘧疾肆虐的時候,發揮過治病救人的功效。
所以在鐵羅漢的身上,才會具有“救死扶傷”的元素符號。
但,要說起鐵羅漢的特點,同樣是在于品種香是藥香。
與白雞冠的清郁藥香不同,鐵羅漢的藥香更偏向于沉沉的當歸香。
陰郁的冬天時候喝一杯鐵羅漢,感覺特別舒服,特別溫暖。
《6》
至于半天妖的特點,麻花覺得是它的名字版本特別多。
1.0版本是“半天鷂”。
鷂,是一種兇的鳥。
據傳,半天妖最早生長的地方,位置極高,長在陡峭的巖壁上。
對一般的茶農來說,根本采不到它的葉子。
只有能飛到半天高的鳥,才能夠得著。
所以就形象的取了這個名字。
2.0版本是“半天腰”。
顧名思義,還是說這款茶長得很高的意思。
長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山腰上。
3.0版本是“半天妖”,現行較為通用。
麻花比較喜歡這個名字。
因為“妖”可以準確的傳遞這款茶的特點,香氣嬌媚,妖艷迷人。
半天妖的品種香氣,是清雅型的花香。
像是生長在高山里的奇花奇草,清芬動人。
半天妖在制茶時,如果發酵程度重一些,會生出清甜的果香。
與花香互為映襯,相互交疊,香氣層次極豐富。
《7》
水金龜的香氣,在四大名叢里香得很嬌艷。
它的品種香,屬于特別的梅花香。
并且,它的香氣,與梅占、向天梅的梅花香,又有著不同。
水金龜的梅花香,屬于種白梅的香氣。
有著“寂寞開無主”的孤傲,香得比較幽、比較寒。
而梅占的梅花香,則更像臘梅的香氣。
香氣清長、持久、勁道悠揚。
而向天梅的香氣,則像是粉梅的氣息。
嬌俏明麗,柔美婉轉。
簡單說,就是香得比較甜。
在這巖茶版的《梅花三弄》里,湯水淳和,香氣悠然,梅花香清新雅致的水金龜,屬于極品式的存在。
也難怪,當年民國時,原本長在天心巖上的水金龜。
因為一次大雨,沖毀了圍壩,沖到了下方牛欄坑的巖凹里。
由此,還引發了場知名的茶樹所有權官司。
可見,對這么款香得清雅高潔的茶,人人都愛它哇!
《8》
聊完了三姑。
再來聊大紅袍。
到最后,再看過了四大名叢。
相信到了這兒,茶友們會深深的發出感慨。
武夷巖茶里邊,從來就不缺少好故事!
品種繁多,花名眾多的巖茶。
一樁樁,一件件,隨便拿出一款茶,背后都能有不少過往。
冬天閑適的待在屋子時,看看這些茶的歷史。
其實,有著不少意思!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