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自古以來,令人稱頌的皇帝,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勤修內政,例如漢之文、景二帝;另一種則是開疆拓土,譬如秦皇與漢武。而崛起于公元三世紀的北魏,也誕生了一位比肩后者的皇帝,他就是威名遠播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在風云交際的公元三世紀,北方的游牧民族,如雨后春筍般建立政權,其中的蠕蠕顯得很神秘,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他的前世今生!其祖先是活動于夏商周時期的東胡人,說起他們的姓氏,還有個機緣巧合的故事。當光陰流轉到神元年間時,以搶劫財物和掠奪人口為生的他們,在一場戰(zhàn)斗中捕獲了一名奴隸,經過一頓皮鞭之刑,只審出他叫木骨閭,是他主人取得原名已無從得知!
——戰(zhàn)神拓跋燾
有一句話為是金子,早晚都會發(fā)光。長大后的木骨閭臂力驚人,每當大戰(zhàn)身先士卒,收獲的戰(zhàn)利品也最多。故而擺脫了奴隸的標簽,當上了一名時髦的騎兵。晉穆帝在位時,他因押解犯人誤期,在廣漠東躲西藏。不甘亡命天涯,收攏了數百人流民。使得以有了爭命于天地間的資本,等到其子車鹿會雄健上臺后,建立部落為柔然。隨后看他不對眼的拓跋燾,惡心他遂改名為蠕蠕。
蠕蠕,東胡之苗裔也,姓木骨閭死,子車鹿會雄健,始有部眾,自號柔然,而役屬于國。后世祖以其無知,狀類于蟲,故改其號為蠕蠕。——《魏書》
爭搶地盤自古使然,都說鮮卑族在北方,其實柔然更在其北邊。夏季逐水草而居,冬季只能貓冬避風雪。羊牛不貼膘,族人就得挨餓。始光元年的八月,鵝毛大雪突襲柔然,為生活所迫,其酋長率領六萬健兒,闖入云中搜刮糧食與人口,連帶著占領了行宮盛樂宮。得知消息的北魏大將普文,義憤填膺帶輕騎反擊,家國被毀的士卒們,均以一當十的打垮了柔然
肘腋之患雖不奪命,卻讓人精神恍惚。徹底打痛柔然,使之覬覦北魏之心湮滅,是拓跋燾夢寐以求的愿望!同年九月,一場大閱兵在平城東郊舉行,軍容整潔操練聲震,讓拓跋燾頗為欣慰!為了今日的君威,他削減了宮中的奴仆,征發(fā)了數萬百姓,匯聚于此練兵。嘔心瀝血的努力,終于換來了強大的國防。和二戰(zhàn)莫斯科相同,通過閱兵后的士卒們,在平陽王長孫翰的運籌帷幄之中,他們決勝千里之外,把柔然趕到了極北之地,確保了北魏北疆安全無虞!
危機四伏的北魏,除了北面的柔然為禍之外,東邊的大夏國也興風作浪不斷!永光元年的大夏國,其境內的永安臺是鑼鼓喧天,因國君正襟危坐在御座上,文武百官在丹陛下山呼萬歲。有讀者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為何死了老國君他們還興高采烈,據我分析這又是一場陰謀。人皆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如愿以償登上了御座的赫連昌,還沒來得及縱情聲色,就收到了北魏拓跋燾的精銳騎兵入侵的消息。
永光三年五月,誓死不降的赫連昌,與拓跋燾在黑渠,殺得是難解難分,最終還是敗于拓跋燾之手。從此撤退變成了逃竄,先是安定的守將費連烏提被屠,后是躲避在秦州的赫連昌眾叛親離,離心離德的大夏國士卒將他捆綁,送給了北魏東平公鵝青避免了全城被戮的慘象發(fā)生!
宅心仁厚的拓跋燾,平復了他忐忑不安的心。賜爵為昌秦王,還把始平公主嫁給他為媳婦!按理說到此時,赫連昌應該安心過日子了。但是有些人就是狗改不了吃屎,與北宋末年類似,赫連家出了一個漏網之魚,他就是其弟赫連定。
糾集殘兵敗將稱帝,眾人皆東望統(tǒng)萬城(大夏國首都)聲淚俱下。他義正言辭道:“當日若是先帝以我繼承大業(yè),何至于有今日的落敗!希望上蒼賜予我數年的光陰,一定能與眾愛卿建萬世之功!”三年后大言不慚的他,就被拓跋燾所擒,兄弟倆爭了半世,卻讓拓跋燾漁翁得利,在九泉下不知作何感想!
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想必大家小時候都曾背誦過。在字里行間,北伐纏繞在所有人的夢里。歷史上有過很多次北伐,其中距離夢最近的,是劉宋的元嘉北伐!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神蒨四年,北魏和劉宋激戰(zhàn)于滑臺,結果劉宋軍被困于此,宋文帝劉義隆急調檀道濟、王仲德,連夜帶人從清水馳援滑臺。同時北魏那邊也在行動,叔孫建、長孫道生竭盡全力阻擋。任何時候都有害群之馬,劉宋朝廷內也是如此!
道濟進至濟上,連戰(zhàn)二十余日,前后數十交,虜眾盛,遂陷滑臺。——《宋書》
面對北魏蜂擁而至的騎兵,檀道濟深陷滑臺無法脫身。最終適用金蟬脫殼之計,才兩剩下的士卒帶回劉宋。然而朝中的彭城王劉義康等,忌憚他的才能威脅自己,趁劉義隆生病進讒言,導致元嘉北伐成夢一場!
正是在拓跋燾的畢生努力下,原本蜷縮在山西一隅的代國,蝶變成了雄踞北方的北魏,將南邊的政權壓得喘不出氣!沒有隨便的成功,分析拓跋燾的一生,他一有明確的目標,二愿意付出時間,三精通知人善任,遂成了一番偉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