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9個字,80張高清圖,閱讀完大概需要5分鐘
玩宋瓷,“八大名窯”是特別搶手的熱門品種。這八大名窯分別是:北方的磁州窯、耀州窯、鈞窯、定窯、還有南方的吉州窯、龍泉窯、建窯、景德鎮窯。
這每個窯口,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藝術造詣,下面我們一一道來
北方的磁州窯歷史悠久,其題材豐富而清新, 紋飾線條流暢豪放,黑白色彩對比強烈,將“黑與白的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下面欣賞一些磁州窯圖集
金 大定五年 磁州窯白釉黑剔花橢圓形枕
宋代黑剔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北宋 磁州窯黑剔花牡丹紋瓶
北宋(960-1127) 磁州窯黑地劃花牡丹紋瓶
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君臣夜談圖長方形枕
宋·磁州窯鐵銹花梅瓶
宋 磁州窰白地褐彩蘆草羅漢碗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八角枕
北宋 磁州窯絞胎缽 靜岡MOA美術館
宋代磁州窯黑剔花纏枝牡丹紋腰圓形枕
耀州窯的特色是'刀刀見功”,其嫻熟的刀法,流暢的畫風和繁而不亂的布局,讓其成為北方青瓷中的常青樹。讓人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其剔刻藝術,下面欣賞耀州窯圖集。
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劃花牡丹紋碗
北宋至金 耀州青釉犀牛望月圖碗
北宋·耀州窯青釉刻花纏枝蓮紋碗
宋 耀州青釉纏枝花卉紋碗
金 耀州窯鼓墩蓋罐
五代 耀州窯刻花水注
五代到北宋 耀州窯刻花鳳頭壺
北宋耀州窯刻花葉紋瓜棱罐
北宋耀州窯鳳紋龍首提梁壺
北宋 耀州窯纏枝牡丹嘟嚕瓶
大家想必有聽過“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這句話。可見鈞瓷的魅力和價值!姚雪垠的《寒雅歸林》中這樣描述它:“窯一幅元人畫, 落葉寒林返暮鴉。 晚霞微茫潭影靜, 殘陽一抹淡流霞。”
那究竟是有多大的魅力能讓古人都如此愛慕呢?下面請欣賞鈞窯圖片
金鈞窯天藍釉紫斑“枕”字紋如意形枕
宋 鈞窯天青釉紫斑折沿盤
宋 鈞窯紅斑盤
元 鈞窯 天青紫斑碗
宋 鈞窯玫瑰紫天青釉連座凈瓶
元 鈞窯紫斑折沿小碟
北宋 鈞窯紫斑盌
元 月白釉紫斑蓋罐
金-鈞窯碗
金代 鈞窯海棠紅雞心碗
定窯是繼邢窯之后,北方白瓷的一次大飛躍,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北宋中后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其特點是胎質薄而輕,胎色白色微黃,較堅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極薄,可以見胎。
下面欣賞一組定窯瓷器
北宋 定窯花口高足供盤
北宋·定窯瓜式提梁壺
宋 定系白釉水波紋執壺
北宋·定窯白釉花口盤
宋 定窯刻蓮紋杯
北宋 定窯白釉扣口弦紋三足奩式爐
北宋·定窯白釉劃花蓮紋盤
宋·定窯刻劃花荷花紋粉盒
宋·定窯刻蓮花紋折沿盤
唐-五代·定窯四系穿帶壺
吉州窯是筆者最喜歡的窯口之一,其工藝表現是一種大寫意的感覺。特別是形容木葉盞的那句“桑葉能通禪”,饒有意境。
下面請欣賞吉州窯圖集
南宋 吉州窯點彩盞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梅花碗
南宋吉州窯黑釉地彩繪碗
南宋吉州窯黑釉仿剔犀紋盞
南宋吉州窯仿玳瑁釉剪紙文字盞
南宋吉州窯窯變釉碗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雙鳳紋笠式碗
南宋彩繪織錦鬲式爐
元 吉州窯豹紋梅瓶
南宋吉州窯木葉盞18
龍泉窯作為單色釉最出名的品種之一,其特點就是將“青”的藝術表現的很完美,特別是粉青和梅子青,讓人流連忘返。下面欣賞龍泉窯高清圖
宋 龍泉窯青釉五管瓷花插
宋-元·龍泉窯雙龍耳三足爐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弦紋瓶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直口洗一對
南宋 龍泉窯青釉雙魚洗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花口洗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八方盤
南宋·龍泉窯象鈕罐
宋-元·龍泉窯三獸足爐
南宋龍泉葫蘆瓶
建窯的美,是一種美若星辰的美,可以讓人感覺出別樣的意境。就仿佛那星空。。。。
下面直接上建窯高清圖
南宋12-13世紀 曜変天目 大徳寺龍光院所蔵
宋·建窯鷓鴣斑盞
南宋 建窯「油滴天目」茶盌
宋 建窯兔毫茶盞2
南宋·建窯藍兔毫盞
南宋·建窯兔毫盞
南宋 “供御”款宋代建窯烏金釉玉毫盞殘器
南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南宋 曜変天目茶碗
南宋建陽窯黑釉描金茶碗
湖田窯上集也說過,就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介于青與白的藝術。
下面上一組湖田窯的高清圖
南宋 湖田窯葵花形臺盞
南宋 景德鎮青白釉鼓釘蓋罐
南宋 湖田窯青白釉三獸足爐
南宋?湖田窯小執壺
南宋?湖田窯點褐彩渣斗
南宋·湖田窯蓮瓣紋罐
宋·湖田窯瓜棱花插
宋·湖田窯青白釉蓋碗
南宋?湖田窯落花流水碗
元湖田窯花口渣斗
八大名窯,各有千秋。
宋瓷的藝術造詣很高,畢竟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在宋朝,文化藝術達到了巔峰!
藏友們,這八個窯口中,有你中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