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首先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中國六大茶類首先從工藝上有一定的不同,同時,六大茶類的發酵度和鮮葉采摘嫩度也是不同的,所以產生了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主要的界定方式還是從他們的發酵度進行辨別。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六大茶類的區別。
或許對于很多初初接觸茶葉的朋友來說,對于茶葉的分類有著非常大的疑惑。
為什么被分為不同的茶類,不同的品種。
是因為茶湯顏色紅亮所以叫做紅茶?還是因為葉片呈現綠色所以稱為綠茶?
還是因為用了青茶樹種所做出來的茶業才能成為青茶?
安吉白茶叫白茶為什么又是綠茶呢?
帶著這些疑惑,現在讓我們簡單的闡述一下,科學上是如何區別六大茶類的。
或許很多茶友知道,早在茶葉最早被發現的時代,茶葉的制作工藝相對簡單,同時最早存在的茶類也就只有工藝相對簡單的綠茶。
隨著茶馬互市的流通,貿易的增加,茶葉被帶到了不同的地區種植。
經過幾千年的演變,茶樹隨著經緯度的氣候,通過不同的花粉結籽,產生了許多新的樹種。
也隨著制茶師傅心口相傳的工藝,每位師傅做茶的每一手輕重不一,慢慢的產生了不同口感不同工藝的茶品。
在每次意外的“錯誤”下產生了不一樣的美好茶品,衍生出了更多的新工藝和新茶品。
而這一切最大的區分,便是按不同加工工藝,形成不同的氧化(發酵)程度。
零發酵(發酵度0%)——綠茶
微發酵茶(發酵度5%~15%)——白茶
微發酵茶(發酵度10%~25%)——黃茶
半發酵茶(發酵度8%~80%)——青茶
全發酵茶(發酵度80%~100%)——紅茶
后發酵茶——黑茶
雖然說六大茶類里像黃茶一樣黃葉黃湯黃底而得名的茶品大有茶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原因都能從字面上了解到。
例如安吉白茶并不是白茶,只是因為他所選用的樹種是白化的茶樹,白葉一號,從而得名安吉白茶。
例如也有使用烏龍茶茶樹產生的葉片做紅茶的例子,也有使用綠茶采摘單芽方式做紅茶的例子(金駿眉),茶葉和人一樣,具有非常強烈的變通性,可能創新會產生新茶品,也有可能會失敗,這都是有可能的。
六大茶類雖有區分,但是在茶人眼中,這一切的區分最大的主旨是為了讓茶友們能夠更加系統的喝到自己喜歡的茶品,也方便大家去學習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