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2-03-20 13:58 文章來源:網絡健康飲食資訊 文章作者:健康飲食療法整理 文章點擊: 71 次
[健康導讀]3月20日13時14分是今年春分時節的準確時間。很多人都說春季宜養生,從時節上來看,春分養生對健康養生的重要性僅次于夏至和冬至。
今天是春分節氣,春分平分了晝夜、寒暑,那么人們的保健養生應注意什么呢?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方可達到春分養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養生,膳食要平衡
對
食療養生而言,春分的重要性僅次于夏至和冬至。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這是因為,春分時節氣候變化劇烈、忽冷忽熱,這種氣候變化易導致人體的平衡失調,體弱者容易生病,有舊病的人容易復發,諸如高血壓、月經失調、失眠、痔瘡等。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還要多喝水勤鍛煉。
春分養生,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大熱、大寒的飲食,保持寒熱均衡。在吃寒性食物時應佐以溫熱之品,服益陽之品時則應配以滋陰之物,以保持陰陽平衡。這段時期也不適飲用過肥膩的湯品。
不時不食,吃對了才養生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誡我們“不時,不食”,就是說,不是這個季節的菜果就不吃。時令菜也是“運氣菜”。食物一要講究“氣”,一要講究“味”。因為食物和藥物都是由氣味組成的,而藥物、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氣。
反季節蔬果早已把人們的胃口養刁了,很難適應過去守著大白菜、土豆、蘿卜過一冬的單調餐桌。反季節蔬菜偶爾調劑一下倒也無妨,不過主次還是要分一分。春季(農歷一至三月)時令蔬菜:辣椒、青椒、彩椒、洋蔥、花椰菜、甜豆、豌豆、芹菜、萵苣、薺菜、油菜、菠菜、香椿、春筍、馬蘭頭、瓠瓜、韭菜;春季時令水果:番石榴、青棗、枇杷、桑葚、櫻桃、蓮霧(春末)。
養肝排毒,給腸胃放假
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所以春天重在養肝。春天養肝的目的在于協調肝的陰陽平衡,在中醫里,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大棗和山藥就是不錯的選擇。酒傷肝腸,因此春季更不應飲酒。菊花茶、金銀花甚至白開水才是適合春季的佳飲。
人們的腸胃也需要休息。飯食吃進肚里,除腸胃之外,人體多個臟腑都要為之忙碌,就連大腦都要為之退讓三分,首先要保證氣血滿足腸胃的需要,這就是飲食后會發生大腦昏昏然的原因所在。如果每周都能讓腸胃有一個休息日,便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排出體內積存的毒素。在雙休日只吃早晚兩餐,或以稀粥、水果、蜜糖水代替一頓正餐的方法來減輕腸胃負荷。
其實,春分養生和其他
節氣養生并沒有什么不同。都不外乎:順應天時,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追求人體陰陽的平衡。
分享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