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投機者沒有“我”
轉:沈崢的博文
股票投資交易市場中贏錢的是少數,輸錢的大部分,因為大部分投機者沒有“我”,需要別人的投資意見來決定自己的錢包,脫離了獨立思考,沒有經歷苦難,怎么會有獨特的見解和堅持的力量呢?
股票買入的原因,決定了未來能夠獲利的空間,但能否獲取如此大的利益,更多的在于性格因素,堅強,剛毅,耐心,執著,信仰,不只是口號,在投資領域,才是需要身體力行去堅持的。
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是套利和風險定價,也是最為精華的部分,做投資交易,也要遵循這個原則,賺錢不難,難的是一直賺錢,持續賺錢,所以要在投資中形成自己的理念和風格。
時間是消滅一切題材的手,卻是培養好股票的良好溫床,在眾多不確定性中努力尋找確定,在漫天利空中尋找被忽視的價值,尋找未來的套利空間,如果覺得好股好價又有股價跳水調整機會大幅便宜,就果斷買入持有。
做股票確實是要有境界的,3塊多重倉拿騰訊控股,一直拿到100多塊,這種投資交易操作境界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心態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沉穩。
把k線和均線都慢慢的遺忘,把精致雕蟲的技術換成古樸鈍拙的大道,把股票當成實際的產業控制權,不以漲喜,不以跌悲,瀟灑自若,勝似閑庭信步,只有脫離了一個普通人對股價的在乎,對股價漲跌的敏感,對盈虧的低級趣味,才能真正脫胎換骨一直賺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