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前大匾《海隅保障》
上海城隍——秦裕伯像
舊時城隍廟內景
城隍廟對聯的啟示
上海老城廂的豫園商場全國聞名,與之毗鄰的城隍廟也是上海的一個景點。上海的城隍廟在全國也很有名氣,因為在一個城隍廟里供著三個城隍老爺。第一個是西漢大將霍光、第二個是元末明初的名士秦裕伯、第三個是清朝抗英名將陳化成。霍光原是金山縣的城隍,號稱“金山神主”。秦裕伯則是上海城隍廟正神,明洪武奪取政權,讓秦出山做官,秦認為自己是元朝舊臣,不愿再做明朝的官。秦死后,朱元璋就說“生不為我臣,死仍當我神”,于是就奉為上海城隍。至于陳化成則是在1941年抗擊英軍,保衛吳淞炮臺時壯烈殉國,以后被百姓奉祀在寶山城隍廟中,后合并到上海城隍廟祭祀,這就形成了一廟三城隍的格局。
上海城隍廟也和中國所有的宮觀寺廟一樣,各殿門口和神龕兩旁都有對聯。這些對聯中往往講出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有許多是表現人生態度,更有一些是教人向善的名言。上海城隍廟中的這些對聯也十分有趣,足可品鑒,現摘其經典的三幅對聯如下,以饗讀者。
城隍廟大殿正門上懸“城隍廟”匾額,并配以對聯“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須知只有好人才會心臟寧靜正常地跳動,身體才會是平安、安寧、安定、安全的。就是在床上也才能無憂、無慮、無愧、無嗔地嬰兒般地安睡。只有多做好事,天神知道,土地明白,鬼神也為之欽佩,所謂“人在做,天在看”此之謂也!對聯并無高深莫測之意,全是白話,可是要日日踐行卻也非易事。但是好人必須做,善事必須行。
廟中慈航殿:慈航殿內供奉眼母娘娘(主治眼疾)、慈航大士(主平安)、天后娘娘(主出海平安)。慈航殿門上懸有對聯“善惡到頭總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匾額“慈航普渡”。是行善還是作惡,就在一念之間,但是善惡種下的因果總是要報的,現世不報,來世總要報的。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全部報銷。更何況所謂神明,并不只是在神龕上端坐著的塑像,神明的公正永遠鐫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高懸在我們腦海上三尺的地方。問心無愧,抬頭有靈。我們不僅要自渡也要渡人,應為只有自渡和渡人,最后才能普渡,才能同登彼岸。
廟中第三殿為財神殿:財神殿內供奉文昌帝君(主功名利祿)、關圣帝君(主平安)、財神(主財運)。財神殿門上懸有對聯“生財有道義為先,學海無涯苦做舟”,上懸匾額“福佑眾生”。做生意賺錢天經地義,但是不能利欲熏心,不能見利忘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所謂的道,就是正道、大道、通道。不正之道入歧途,小道歪道要迷蹤,通道不走萬事空。所以義薄云天的關公關圣人,才是財神菩薩,不是其他任何人可潛越。而自我修煉、自我學習亦是如此,不能投機取巧,須有板凳要做十年冷的精神,須有“三年不窺園”的毅力,這樣精深的學問才會使人“輕舟已過萬重山”。只有這樣的商家和讀書人才會帶給百姓福祉與利益。
城隍廟內最后一進殿為城隍殿。城隍殿兩側懸有對聯以贊揚城隍神公正無私“禍福分明此地難通線索,善惡立判須知天道無私”,上懸匾額“威靈顯赫”。殿內另有一幅贊神對聯“天道無私做善降祥預知吉兇禍福,神明有應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橫批“燮理陰陽”。城隍殿中央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紅臉木雕像,正襟危坐。城隍殿內仿照明代縣衙公堂陳設,儀仗森嚴。第一幅對聯對為官之人格外有警示作用,對于黑白分明,是非曲折無疑的案件再暗通款曲,再私下勾兌,也不能動搖公正無私的判決,這是為官之人的準則。善惡之分自有天理道義,而這些普世真理絕不會摻雜私心。因此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最大的威靈和神靈就是自己的良心,如果我們良心還沒有泯滅的話!第二幅對聯則是對所有信眾而言,不要臨時抱佛腳,急來才燒香,吉兇禍福是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早以栽下,只是顯明應驗而已。自己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忠臣還是奸臣,是孝子還是逆子。早以赤白分明,何須掩飾。
陰陽兩間的事理只有一條:“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2010-12-27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