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30日凌晨,A股3610家上市公司中,除了*ST工新、*ST毅達、*ST長生、*ST華澤等9家因自身原因無法按時披露外,其余3601家已全部披露2019年一季報數據。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1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1%;合計實現凈利潤10325.52億元,同比增長9.38%。其中,主板盈利穩健增長,中小創下滑趨勢放緩。
業績總覽
01營收和凈利潤
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1%。剔除金融和兩桶油后,一季度A股營業總收入約為7.52萬億元,同比增長9.02%。
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10325.52億元,同比增長9.38%。剔除金融和兩桶油后,一季度A股合計凈利潤為4350.55億元,同比增長2.32%。
02板塊營收和凈利潤
分板塊來看,主板和中小創的整體收入增速在2018年四季度達到階段底部后開始回升,其中一季度創業板收入增長最為明顯,達到11.51%。
盈利增速方面,各板塊分化明顯,主板業績穩健增長,中小板、創業板凈利潤增速在去年四季度達到歷史低谷后,開始回升,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7%和-14.76%。
03各行業營收增速
一季度,多數行業營業總收入同比實現增長,多元金融(78.27%)、房地產(21.51%)、消費者服務(20.52%)增幅均超過20%。
04各行業凈利潤增速
一季度,多元金融(78.27%)、保險(68.6%)、技術硬件與服務(44.99%)、消費者服務(42.18%)等行業盈利增速最快;媒體(33.22%)、汽車(29.54%)等行業業績承壓。
個股業績排行榜
01收入榜TOP20
一季度,15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兩桶油”營收規模穩居前兩名,中國石化營收高達7176億元居首。
02營收增速榜TOP20
一季度,8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速達到10倍以上,其中營業收入增速最快的是ST坊展,收入增速約為440倍。
03盈利榜TOP20
一季度,16家上市公司的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超過100億,悉數被金融、資源類上市公司包攬;其中工商銀行凈利潤達820億元,位居首位。
04虧損榜TOP20
一季度,長安汽車以21億元的巨虧位列首位。
05盈利增幅榜TOP20
一季度,3家上市公司的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速超過100倍,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高樂股份,約為800倍。緊隨其后的分別為聚隆科技、中華企業。
06盈利降幅榜TOP20
一季度,12家上市公司的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速小于-2000%,其中增速降幅最大的是吉峰科技,為-8195%。
除業績外,市場普遍關注的一季度機構A股持倉情況也呈現在投資者的面前。Wind將各主要的機構投資者分為公募基金、社保、保險機構、券商、QFII和信托共六大類,相比普通投資者而言,這些主流機構更具理性和專業性,其布局對投資者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金持倉篇
2019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出現在1958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持有567.07億股,持倉總市值達10907.89億元。其中28家公司為新進持股。
01基金重倉股TOP20
02基金新增持股TOP20
03基金剔除持股TOP20
社保持倉篇
2019年一季度,社保基金出現在54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持有210.52億股,持倉總市值達1916.28億元。其中120家公司為新進持股。
04社保重倉股TOP20
05社保新增持股TOP20
06社保剔除持股TOP20
險資持倉篇
2019年一季度,險資機構出現在39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持有775.87億股,持倉總市值達12494.78億元。其中119家公司為新進持股。
07險資重倉股TOP20
08險資新增持股TOP20
09險資剔除持股TOP20
券商自營盤持倉篇
2019年一季度,券商自營盤出現在20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持有22.85億股,持倉總市值達252.54億元。其中119家公司為新進持股。
10券商自營重倉股TOP20
11券商自營新增持股TOP20
12券商自營剔除持股TOP20
QFII持倉篇
2019年一季度,QFII出現在456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持有86.10億股,持倉總市值達1414.86億元。其中267家公司為新進持股。
13QFII重倉股TOP20
14QFII新增持股TOP20
15QFII剔除持股TOP20
信托持倉篇
2019年一季度,信托基金出現在5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持有29.18億股,持倉總市值達244.43億元。其中9家公司為新進持股。
16信托重倉股TOP20
17信托新增持股TOP排名
18信托剔除持股TOP排名
統計說明:1、機構重倉股以及新增持股的持倉市值均采用截至到2019年一季度末的收盤價計算;
2、機構剔除持股中的減少參考市值采用2018年末的收盤價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