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西方音樂發展史
現在所提的西方音樂實際上是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尤其是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這一期間,音樂史上稱為巴洛克時期.
在巴洛克時期前,西方音樂大至輪廓是:
公元805年為早期的中世紀,開始了復調音樂.
公元1000年為羅馬式藝術.發明了譜表.
公元1150年為后期中世紀,是早期哥特式風格.
公元1300年為晚期哥特式風格,是新音樂的變革時期.
公元1450年為文藝復興時期,興起了另一次新音樂的變革.
公元1750年巴赫去世,則為巴洛克時期的結束.
再其后則相繼為古典派音樂,浪漫派音樂,民族樂派,印象派及現代各種音樂流派

一:巴洛克音樂
十八世紀初的德累斯頓,不少音樂家都等待這一場精彩的管風琴演奏比賽.當時,在德累斯頓有一個法國音樂家叫瑪商.由于當時法國音樂在宮廷中的優越地位,使他非常驕傲.以至引起了德國音樂家的不滿.于是大家都盼望德國的音樂家巴赫與法國音樂家瑪商公開競賽一番.但是,比賽的當天,這位瑪賞先生卻坐著當天的第一班郵車逃跑了.這樣,巴赫就一個人在宮廷中演奏,成為當時德國音樂家和外國人競爭第一次獲勝的榜樣.
巴赫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所謂巴洛克音樂,是西方古典音樂以前的一種特定風格的音樂.巴洛克的原意有人說是“珍珠的邊緣”,也有人說是指“奇異的風格”.文藝復興時代,首先在建筑上采用了此名詞,指西方,特別是德國與奧地利十七,十八世紀的一種講究過度雕琢的建筑藝術,后來有將此名詞用于畫作和音樂.音樂史上稱此時同期的音樂為巴洛克音樂.大致是從公元1600年到本世紀末750年.
巴洛克音樂的風格以技巧主要有以下特點:
1:數字低音:(一譯通奏低音)的普遍運用,故又稱這一時期為數字低音時期.這種數字低音是一種簡略的和聲記譜法,其所用的和弦只記一個低音,并以數字指明,實際所應演奏的和弦,由演奏者根據此數字即興演奏和聲.
2 :對比原則的突出.如早期歌曲中的突然變化,大協奏曲中的獨奏與齊奏交替,以及聲樂與管風琴音樂中的回聲效果等.
3:主音與屬音地位的加強,從而為主和弦統治地位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4:即興與裝飾音的發展,并表現出任性、豐盈與不規則的自由特征.
巴羅克華麗的藝術風格,有如一中嶄新而生動的音樂,與以前陳舊而平靜的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中世紀以來,單純而禁欲的音樂,到此時已能沖破阻礙而自由表現出來,并形成強烈的強弱對比.
巴洛克音樂的三大支柱是聲樂、器樂與管風琴音樂.聲樂的代表音樂家是:卡契尼與裴爾麗, 其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各種有伴奏的旋律,如清唱劇、歌劇等;器樂的代表音樂家是蒙特威爾第與加布里埃里,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奏鳴曲與序曲;管風琴音樂的代表音樂家是史維林克與富雷斯可巴帝,主要成就是發漲了賦格曲,托卡塔與組曲.
回顧歷史,巴羅克一詞在當時絕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名稱.十八世紀若提到“巴洛克風格”便意味著代表低級趣味,而巴赫和亨德爾在當時則有低級趣味的領袖之嫌.但當今巴羅克卻作為音樂史上一種獨特風格而受到高度評價.
古典派音樂
公元1762年,一位六歲大的孩子以神童的姿態出現在世界音樂舞臺上,在大約十年的時間里,這位神童先后征服了慕尼黑、維也納、巴黎、倫頓、米蘭、羅馬和拿波里等大城市.他驚人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才能使人難以置信,拿波里的人都懷疑他有魔法,任為他的魔力來自他手上戴的戒指,為了證實戒指沒有魔力,他當眾除下戒指演奏.
這就是莫扎特的一段真實寫照.說起古典音樂,人們很自然的會想起被稱為“維也納三杰”的三位古典樂派代表人: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古典派音樂是十八世紀下半葉與十九世紀初流行于歐洲的一種音樂流派.這種音樂的風格與以前的巴羅克音樂有很大的差別.巴赫和亨德爾所慣用的數字低音的復調寫作方法,到了十八世紀下半葉就已經變成了過時的東西,在古典派音樂中則是主調音樂處于絕對優勢.音樂從簡單旋律發展到復調音樂,又從復調音樂發展到突出主旋律,和聲為輔的歷史階段.這并不是元古簡單音樂的反復重現,而是更高水平.古典音樂的主旋律曲調有著級其重要的地位,低音往往用主音或屬音反復演奏, 或用簡單的分解和弦.在和聲上行成以主,屬,下屬為中心的功能體系.這一時期,人們不想聽沉重的音樂,而要求更明朗更輕快的東西.這也可以說是啟蒙精神要求的一個方面.因而可以說,情緒明快,結構嚴謹,音樂語言清晰,音樂手法精煉,是這一時期音樂的重要特點.此時的奏鳴曲體裁得到高度發展.交響樂的發展達到了高度的藝術水平.
古典主義一詞原系主要指希臘與羅馬的文學與藝術的原則與特征,認為它包括形式上的優美,單純,尊嚴和文體嚴謹.在音樂上,古典派這一詞通作浪漫派的對稱,即指浪漫派以前的音樂.
浪漫派音樂
公元1826年的巴黎,二十三歲的柏遼茲正在和當時莎士比亞歌劇名演員史密遜小姐熱戀著.然而,這段羅曼史卻是以悲劇為結束.失戀的痛苦使這位窮音樂家陷入了絕望的深淵.這中熱情與頹唐、渴望和苦悶、幻想及懷疑、憤慨兼嘲弄的精神境界,在他自傳式的《幻想交響曲》中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這部作品首演即大為成功,成為浪漫樂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透過這部交響曲,可以感到當時社會脈搏的跳動,表現了在當時政治趨向反動的年代,法國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趨向衰落時期的矛盾狀態.
浪漫一詞又音譯為“幻想的”“傳奇故事的”“有騎士精神的”等等.是文藝上的“古典”一詞的對稱.浪漫派音樂則是繼古典樂派后,流行于十九世紀的一種西方音樂流派.在音樂上以強調主觀,情感以及更多形式上的自由為特征.這些特征雖然早在貝多芬晚期作品中,特別是鋼琴奏鳴曲中就有所顯露,但總的來講,浪漫樂派是以偉伯及舒伯特為開端的.偉伯在當時寫了歌劇《自由射手》,成為公認的浪漫派先驅.舒伯特所作的獨唱曲也在此時流行.浪漫派音樂的標志之一是需要臺詞對白或詩的歌劇,以歌曲作為分野.這在開始時絕非偶然,因為浪漫主義運動并不只是音樂方面,它與當時的造型藝術及文學上的美學思潮有密切的聯系.僅就音樂而言,一般可分為前期浪漫樂派與后期浪漫主義樂派兩個階段.
前期浪漫樂派除偉伯及舒伯特外,又從六位出生于同一十年之間的作曲家手中得到發展,這六為著名作曲家是:1柏遼茲(1803~1869)主要作品有:《幻想交響曲》《匈牙利進行曲》等2門德爾松(1809~1847)主要作品有:《蘇格蘭交響曲》《意大利交響曲》等,3舒曼(1810~1856)4肖邦(1810~1849)主要作品有:《華爾茲》《夜曲》《瑪祖卡》等,5李斯特(1811~1886)主要作品有:《浮士德交響曲》《但丁交響曲》《死之舞》《匈牙利狂想曲》等6瓦格納(1813~1883)主要作品有:《漂泊的何蘭人》《湯豪舍》等
自1850年后,西方浪漫樂派進入第二階段,稱為后期浪漫派由于前期浪漫派音樂的高度發展,至此后,有人回頭去尋求古典的簡樸與統一,企圖回復到類似原先的風格.也有人致力發展自己本民族的音樂,以此與德國音樂對抗.還有人大膽探索高度半音化的音樂,使其逐漸向現代音樂過渡.后其浪漫樂派的重要代表人有: 弗朗克主要作品有:《鋼琴與小提琴A大調奏鳴曲》等、布拉姆斯、布魯克納、柴科夫斯基主要作品有:《第一鋼琴協奏曲》《弦樂小夜曲》《天鵝湖》等、馬勒:主要作品有:《第一巨人交響曲》等、雷格、理查.斯特勞斯主要作品有:《玫瑰騎士》等、西貝柳斯主要作品有:《悲傷圓舞曲》等

除作曲方面,浪漫派音樂在演奏方面也有很大發展,個性的表現不只是作曲的要素對演奏家也漸漸成為必要的條件.其結果自然會考慮到演奏效果,演奏家發揮高度的演奏技巧,受到聽眾的熱烈喝彩,其代表人物如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此外,當時的作曲家兼演奏家如李斯特,肖邦,維尼亞夫斯基等人,對改造發展演奏法, 也有著卓越的貢獻.
民族樂派
公元1866年初春的布拉格,一個以捷克民族語撰寫的角本歌劇與觀眾見面了,這個以波希米亞農村的農民為背景的歌劇,由于具有濃厚的波希米亞色彩,而被公認是捷克民族歌劇的典范作品.此歌劇名為《被出賣的新娘》,由斯美塔那作曲,作者的另一首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包含了著名樂章《伏爾塔瓦河》,開民族樂派之先河,斯美塔那死后,當時的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一躍而成為民族樂派的發源地,
民族樂派是十九世紀后半葉來的一種強調本民族特性的音樂流派,屬于這一樂派的作曲家往往采用本民族的民間歌謠和舞蹈節奏,并選擇其本民族歷史上和生活中的故事情節,作為歌劇與交響詩的創作題材.從音樂風格來講,民族樂派開始時可以說是在浪漫派音樂的基礎上延續發展而來.浪漫派的作曲家中,如偉伯、肖邦、李斯特、瓦格納等人,不論有意還是無意,在其作品中,都可以嗅到濃厚的民族味道.從十九世紀中葉起,不少國家與民族要求擺脫當時以德國音樂風格為統治的意識越來越強烈。1860年,民族樂派在波希米亞、挪威及俄國興起,除捷克民族音樂之父斯美塔那的著名作品外,捷克民族音樂家德沃.夏克的管弦作品《斯拉夫舞曲》等也都較著名.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則以祖國的民間樂調為基礎,運用歐洲音樂的作曲技法,創作了《培爾.金特》等著名的交響組曲.俄羅斯民間音樂之父格林卡則以俄羅斯傳奇為題材,創作了第一部用俄語演唱的歌劇《伊凡.蘇薩寧》,繼而有俄羅斯強力集團,由巴拉基列夫、居易、鮑羅丁、穆索爾斯基和李姆斯基— 科薩柯夫等五人組成.后來民族樂派又轉到芬蘭,西貝柳斯曾一度屬于這一流派.
二十世紀的某些現代音樂家,如匈牙利的巴托克與柯達伊.英國的佛漢威廉士.羅馬尼亞的艾涅斯庫.美國的哈利斯與格什文等人,均可稱為民族樂派的杰出代表.
現代音樂流派
公元1894年,德彪西的印象派管弦樂奠基之作《牧神午后》前奏曲在巴黎首次演出,獲得極大好評.這以二十年前莫奈的油畫《印象—初升的太陽》因首次在巴黎展出而遭到“印象主義”罪名的嘲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西凡音樂史上,現代音樂流派一般從印象主義音樂算起.
音樂的現代與否,本是一個以一定時代風格相聯系的相對概念.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角度,“現代”一詞的含意各有不同.有人將這個歷史范疇劃分的比較窄,認為現代音樂僅僅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最激進的音樂流派,有人劃分的比較寬:將印象主意音樂也納入到現代音樂的范疇.還有人劃分的更寬:以瓦格納的音樂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為新的音樂時代的開始,盡管劃分的寬窄各有不同,然而對現代音樂基本階段的細分卻大同小異,如果我們以1856年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為現代音樂的序幕,以兩次世界大戰為分界,那就可以大致將其基本階段作一下細分:
近代音樂 現代音樂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1856年 1900年 1918年 1945年 1987年
因此:一般可以說,現代音樂主要指二十世紀來特別是二戰后的西方新音樂流派.如果說,十九世紀末后期是浪漫派為主的近代音樂,那么,現代音樂的第一期則基本上建立在上述音樂的延線上,以德彪西的印象主意和勛伯格的表現主義為代表.第二期以新古典主義為代表.第三期則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先鋒派音樂和多種多樣式并存.
從技術特點來看:這種現代音樂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一些類別:
一:擴展調性的音樂—這種音樂擴展到了調性的邊緣,在調性飄浮的情況下,運用了頻繁的半音,及遠關系的“變化和弦”,極其復雜的不協和和弦,多種調性的同時結合等手法.
二:各種無調性的音樂—這種音樂根本沒有傳統概念的調性中心,如某些十二音體系音樂和其它各種序列音樂等等.
三:形形色色的先鋒派音樂—有些作品以極其復雜的數字運算來安排,有的大量使用錄音或計算機作為作曲的主要手段,諸如又稱具體音樂的一種磁帶音樂,電子音樂,電子計算機音樂等.此外,還有偶然音樂,直觀音樂等等.不一而足.
現代音樂簡介:
1:印象派音樂:是受印象主義繪畫和印象主義文藝影響而出現的一種音樂流派.作品多以詩、畫、自然景物為題材,著意表現其感觀世界的瞬間印象,其代表人無,除德彪西外,在其發源地法國,尚有拉威爾和杜卡等著名作曲家,在西班牙有德.法亞.英國有戴留斯和司格特.意大利有萊斯庇基,美國有雷夫斯基等等著名音樂家,印象主義唯美的幻景,在繼巴黎公社的失敗的歷史狀態中,自覺不自覺的反應出對美好生活的太虛幻境界的臆想和對當時殘酷現實的逃避.
2:表現派音樂:產生于二十世紀初,流行于二三十年代,創立者是奧地利的音樂家勛伯格,他的學生貝格與威伯恩繼承并加以發揮.表現主義最早是在美術上真對印象主義畫派提出的一中藝術理論.印象主義主張對客觀世界的“所見之物”作純客觀的描寫;而表現主義則強調直接表現人的心靈世界和心靈所見的客觀姿態.它是資本主義開始發展到帝國主義時期后,大城市中的“小人物”的一種藝術.其重要的創作手法之一是十二音體系.這一技法是由勛伯格所始創.按照這一體系,半音音階中的十二個音均處于同等地位,將這十二個音排成某一音列,并運用該音列的基本形式,倒置,逆行,逆行倒置等技法加以處理,在這個音列的十二個音未全部出現之前,其中任何一音不得重復.十二音體系的音樂多為無調性或自由調性的音樂.
3:原史主意音樂:它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西歐藝術(主要是造型藝術)中的一種流派.法國畫家昂利.盧棱被認為是現代原史主義的頭頭,畫家畢加索等人在他們的作品中也有以原史主義的手法及高度的技巧創造了色彩鮮明的作品. 原史主義在音樂中的表現并不是一個穩定的流派,就斯特拉文斯基而言,僅是早期的某些作品屬于這一范疇,如他的芭蕾舞音樂劇《春祭》就是典型的原史主義音樂.其它的一些現代音樂家如巴托克,奧涅克等人,也只是在個別作品中有所表露.此外:也有人對采用及其簡單的某種現代手法寫作的音樂稱為原史主義,如著名的西德作曲家沃爾夫就寫過這類作品.
4:反法西斯樂派:這是一種并非以音樂風格劃分的一種音樂流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流行于歐洲各地的反抗納粹殘暴統治的各種音樂作品,皆屬這一范疇.有影響的作品如勛伯格的《華沙幸存者》,此作品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集中營迫害猶太人的殘絕人寰的暴行.此作品在世界各地無數次的演出,均受到觀眾的歡迎.
5:新古典主義音樂:它是本世紀二十年代興起的一中現代音樂六派,是真對后期浪漫派在音樂的標題性,主觀性而產生的一中創做思潮.它主張音樂回到“古典” 中去,回到離巴赫更遠的時代中去.這中主張是由意大利的布索尼首次提出的,他創作的《喜劇序曲》和《鋼琴小奏鳴曲》即為此類作品.亨德米特也是重要的新古典主義者,然而,這一流派影響最大的人物還是斯特拉文斯基,他寫的《圣詩交響曲》和《士兵的故事》可以說是古典型的新古典主義作品.
6:微分音流派:現代音樂中以采用微分音進行創作的作品,均稱為微分音流派.所謂微分音就是指比鋼琴鍵盤上的半音還小的音程.在我國的民間音樂中,就常見比鍵盤上某音略高或略低的情況,這種比半音還小的音程通常用“↑”或“↓”的符號加注明.微分音流派的體裁不一,有的將一個八度內劃分十九個音,二十個音,三十一個音,甚至四十三個音;也有不按全音平均分的,還有不以八度劃分音程的,不一而足.意大利的現代作曲家布棱尼就考慮到使用三分之一音.捷克的哈巴就是微分音流派的代表人物.
7:序列主義音樂:其是一中將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音的色彩以及不同的演奏方法全面按即定的流程進行作曲,即為序列主義音樂.它是二十世紀中期開始,流行于西方的一種新的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列茲、威伯恩、梅西安、諾諾等人.六十年代起,序列主義音樂又常以電子音樂相結合.
8:電子音樂:一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興起的先鋒派音樂.它是用電子音響方法制造而成的音樂.具體的說,就是把磁帶的速度改變,或將其頻率改變,或將其頻率過濾,振幅過濾,修改頻率與振幅,運用回聲技術等等,在經過其它電子儀器和錄音技術加以剪接處里,使之再生,復合,組成作品.其代表人物有史托克豪森、凱奇等人.
9:具體音樂:一種直接用自然界真實的音響在磁帶上制作而成的音樂,這種自然音響無所不包,諸如火車的隆隆聲,駁船的嘟嘟聲,人們的低語、嘆息和咳嗽聲,廚房的碗盤,刀叉和燉鍋聲等等.其代表人物有舍弗爾、昂利等人.
10:偶然音樂:一種用機遇的方法制造的音樂.其代表人物有凱基等人.“偶然”(Aleatory)的概念源于拉丁字:alea iacta est,指骰子時的偶然性,所以又稱偶然音樂為色子音樂.它有許多種類,有的通過占卜,擲色子,丟硬幣等方法來卻定作品的音高、節拍、音色、強度:也有的將地圖、星座圖等作為創作依據.偶然音樂者認為;我們通常聽到的音樂與現實世界的音響毫無關系,認為這些音樂屬于虛構的美.認為音樂是一種無目的的游戲. 它真正的美應該產生于與聽眾同時存在的瞬間,即偶然發生的音響.偶然音樂者主張:“用一切有可能的方法來制造音樂”.這種現代音樂流派,在西方也有人評判它是不可取的,認為這樣的作曲家失去了作為創作者的職責.(其實只是所處的立場不同而已)
11:爵士音樂:它是一中娛樂性的舞蹈音樂,二十世紀初其產生與美國新奧爾良等地,從美國黑人音樂的勞動歌曲、靈歌、布魯斯(怨曲)及拉格泰姆(散拍樂) 演變而來.自1914年傳入歐洲后,經過資本主義流行音樂商業化的扭曲,而逐漸失去了民間音樂的本來面目.(現在好想有些爵士樂又回到民間音樂的行列中了)
12:普普音樂:西方流行的通俗音樂的總稱.普普為通俗一詞的音譯,其音樂包括西方各種流行舞曲,流行歌曲等.爵士音樂亦屬此范疇.五十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了一中搖擺滾樂,六十年代以搖擺樂的名稱而風靡西方世界.其中著名的搖擺舞樂對有:“甲殼蟲樂隊”“滾石樂隊”以及瑞典的“艾巴樂隊”.七十年代末, 迪斯科音樂代替了搖擺舞曲而進入西方社會的各個領域,其特點是速度快,基本速度達到一分鐘125拍,節奏強烈呆板.狂熱至痙攣的程度.
從西方音樂某些作品中怪誕的,精神質的音響,可以看出作者自覺不自覺的反應了世界大戰前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某些側面,其中包括人們對戰爭的恐怖,對未來的絕望,以及空虛孤獨的心理狀態等等.以布拉赫—艾克的《抽象歌劇第一號》為例,盡管連唱詞也是“啊、鳴、嘎”之類的抽象字眼,但只要看到舞臺的天幕上放射出的“恐懼、恐懼”,五排大字,就說明它不是那么抽象.又如約翰.凱奇的《四分三十秒》,由一位鋼琴家靜坐四分三十秒而什么也不彈,這種奇特的作品,至少反應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空虛.當然,從技術角度來講,依然要對這些五花八門的音樂有所了解,以便知道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必需批判的.同時,在世界現代音樂中,由于存在這各種不同的音樂作品,其中,既有很優秀的,也有很消極的作品,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這就應該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具體作品作具體的分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西方音樂發展史——遨游在音樂海洋里的你需要知道!
交響樂的歷史及流派
古典音樂從入門到上癮的108堂課
西方音樂發展脈絡全景圖
七分鐘看懂西方音樂史,你最熟悉的音樂都在這里了
給初學者的音樂菜單(古典音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绥芬河市| 邳州市| 公安县| 台东县| 安陆市| 登封市| 安宁市| 平舆县| 芜湖市| 凤阳县| 萝北县| 河北省| 子长县| 延庆县| 织金县| 临安市| 文成县| 贡嘎县| 普宁市| 肇东市| 乌拉特后旗| 汉源县| 双江| 曲阜市| 砀山县| 遂溪县| 怀安县| 武冈市| 南丰县| 沙湾县| 神农架林区| 安福县| 玛纳斯县| 华容县| 阳高县| 汉川市| 博罗县| 周宁县| 临漳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