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的八爺,從一出場,到最后一幕在被圈禁的小屋里向十三行大禮一直是一個看不清楚面目的人。八面玲瓏是他的行事風格。溫潤如玉是自始至終的評價。
因為出身問題,他只得靠自己的一力打拼,才掙得開場時的地位和聲望。但皇宮是個什么地方?巴結權貴踩低底層的情況必然要比小老百姓更加激烈慘痛得多,自尊心所受的打擊也自然更重。這一點,看老十對八哥的忠心程度就可以知道,拋開本來就有的兄弟情分來看,一點人文關懷都能讓他這樣死心塌地對八哥,更何況籠絡眾兄弟明明只是八爺霸業的一塊踏腳石。不正常的生長環境,自然造就敏感而自我保護的性格。這一點,他跟四爺有相同的地方。所不同的是,四爺把對別人的喜歡藏得很深,而八爺是把對別人的厭惡藏了起來。這個區別也是跟出身有關。
我想,自卑其實深種于八爺的心里。
因后臺不夠強硬,他只能逢人便示三分好換來別人對他的重新認識,也才能進一步得到他人的認可。他心里最原始的痛還是地位上的。從他愿意忍痛放棄若曦就可以看出這一點。雖然感情和事業不可兼得時,也許男人大部分都會選擇事業。但他畢竟做了選擇,他甚至不愿意放棄已經正在遠離自己的太子位(康熙畢竟對他已經很忌憚了,哪怕是假裝放棄也好呀),而舍棄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尤其是在已經有的兩段婚姻都不幸福的時候。幼年生涯對個人的影響真的非常強。
但如果只是自卑害怕開罪別人,八爺就不是我們見到的那個八爺了。他是康熙的兒子,再怎么受盡冷落也是皇子,骨子里含著驕矜和高貴。而且還有良妃的秉性遺傳。良妃在書中著墨極少,她是辛者庫康熙自己挖掘出來的美女,升職做了妃子。她的被挖掘可能是刻意接近,也可能是無意撞見,但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書中描繪的良妃,召若曦去她宮內繪制花樣,由若蘭口中得知喜歡清麗淡雅姿態高潔的,若曦這才繪制了梨花。可見也是一個潔身自好,心氣極高的女子,對于自己的處境能淡然處之。若慣于蠅營狗茍,只怕也不會因地位有限要不到若曦去自己處服侍了。于是我們就能看見這樣風姿卓越的一個八賢王。
他的聰明狡猾之處也就在此。他用自己的風度,讓別人為其折服,自愿為他盡心盡力。群臣保舉他做太子。有什么事情,也永遠是那幾個弟弟看不下去,替他出頭,尤其是十四。所以,他不僅要得到皇位,他還要在一個好名聲里,在眾人的擁戴中得到皇位。所以他就永遠放不下他那親手培植起來的好名聲,做不到像四爺那樣“不問世事”。也就是,不務實。
這目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甚至是愚蠢。這么不切實際的浪漫想法,難怪他一敗涂地。
而若曦暴露了他身上所有的弱點和不甘。
他最大的不甘絕對的人之常情。正如他自己所說,僅僅因為太子的額娘是皇阿瑪寵愛的皇后,他一出生就得到了一切。偏偏太子又是那么個主,他不服,不愿意就這樣俯首稱臣。這一點,借若曦之口說了出來,為什么命運要由別人來決定。他的身份決定了他不能將這句話宣之于口。這想法除了太子,其他的皇子估計或多或少都有。
若曦是他的初戀。書中對明慧初見他的場面寫得如夢似幻,不得不讓我懷疑那是否也是一個計謀,一場誘騙。不管怎樣,顯而言之他跟這個千方百計弄到手的嫡福晉是沒有戀愛關系的。而側福晉若蘭,從始至終只是他的一場單相思。他不斷從跟若蘭的失敗處總結經驗,終于跟若曦越走越近,嘗到了愛情的甜蜜。可憐他第一次戀愛,若曦就提出那樣魚與熊掌的要求。若曦對八爺一直是仰視的,她眼里的八爺不管身處什么惡劣環境,永遠姿態高潔,出塵脫俗。顯然這也是他對自己個人修養的要求。
他對于自己對女人的吸引力是很清楚的。所以才會有雪天將若曦拉入書房就這樣讓若曦看他閱讀寫字的舉動。那是他最集中火力的一次向若曦展現他的個人魅力。之后未提緣由就將鐲子往若曦腕上推,恰到好處的展現,點到即止的表示,引得若曦心中疑問重重。也套住了若曦的心。這說法不是對他感情的否定,只是這種表達方式實在是順著他的脾氣秉性而來。看透一個人對他來說實在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他對若曦最大的疑問應該就在于明明不是怕死的人卻為什么要以貪生怕死為由拒絕嫁給他。
他和若曦的相戀,傾盡畢生的浪漫遐思。送花,一屋子的茉莉花。撒嬌一般要求若曦給他唱曲兒。那個鐲子,自小就戴在了若曦的腕上,不僅貼身,隨著年齡的增長,身材的變化,很可能再也褪不下來,除非——砸爛它。這份早被他壓抑于無形,沒機會向若蘭表達出來的,沖動且決絕的少年熱情在他幾乎步入中年時才得以以這種方式隱秘而固執地宣泄了出來。而若曦心里真的是有他的。(可憐的皇子,就這么點要求,卻那么難以實現)他的這種熱情還有回應。簡直是平生第一件稱心事,平生第一件得意事。
在康熙一廢太子與之交談之后一眾兄弟對若曦問話那場,他的弱點暴露無遺。其實在若曦被康熙賞識之后,要說完全沒動過讓若曦做耳目的心思,那是騙人的。九爺對玉檀的安排這兄弟幾個估計都是知情的。她故意在十四問過她之后才叫她先走,本就存著試探的意思。一則試探她是否向著自己,一則如果不向著自己他的袒護和旁邊兄弟們的發言會逼得若曦不得不透露點不能透露的東西。若曦的回答卻是順著他的假意回護,已經讓他有所失望了。若曦權衡之后好心提醒他,他的態度是“我已經不想知道了”。不是這個時候若曦再強調一遍什么都沒聽到,這就是無數個分離兩人的裂縫之一。而且在試探的同時,又想要盡力在若曦面前保持那種一貫溫潤和回護周全的形象。說出了宮女在宮中的禁忌,警告旁邊的九阿哥和十四阿哥。顯然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暴露出來的這個弱點就是,得到想要的東西是可以不擇手段的,也并不介意在暗地動些骯臟的手腳,但是高大全的形象一定要維護好。簡直就是張愛玲“華美的袍”的前世。當然這件事,無論哪一屆的帝王終其一生都在做。最終沒有把若曦拉進來幫忙,一則是因為真不是九阿哥那樣的人,他要安排就安排他的吧,自己是絕對做不出這種事情來的;二則是因為喜歡著這個女孩子,要為她設身處地著想,不要讓她陷入危險的境地;三則,未確定關系,也就不能確定到底能不能放心地讓她當這個間諜。
說來說去,他從來沒有完全相信過別人。別人對他的擁戴都是他付出心血換來的。不是交心得來的。他要的不是肝膽相照的友誼,是自小被人嘲笑冷落中求不來的仰視。不跟別人交心怎么能相信別人?所以他才是大家所評價的“寂寞王者”。
分手,收到退回的鐲子。砸碎它,是他與自己少年時代的告別禮。所以若曦見到了一個眼神“越發清冷的八爺”。
書卷氣的浪漫是他的一大弱點。這一大弱點也是他最終不能勝出的原因之一。
卻也是別人看來最致命的魅力。
想想月桂樹下姿態嫻雅的站立,若曦竟整個人呆在當場(這一場我那親愛的tv版啊,毀得剛剛滴呀!!)。想想多年之后,只有八爺,時間仿佛在他身上停滯了。風霜浸染之后,只有他越發顯得豐神超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