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亢案
患者:王某
性別:女
年齡:46歲
初診:2021年3月5日
主訴:心悸、汗出、手顫三個月、加重一周。并時有失眠、心悸、煩躁易怒、多食易餓、近一周癥狀明顯加重,除原來癥狀加重外、又有面熱,煩躁癥狀,飲食大增,身體反而消瘦,經醫院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查:患者消瘦,面紅耳赤,眼球突出,汗出、手顫明顯,頸前結塊腫大,平素急燥易怒,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檢查:FT3
FT4增高,TSH降低;心電圖示心房顫動。
處方:柔肝合劑
方組:制附子15g 柴胡15g 枳實15g 白芍15g 炙甘草15g 茯苓15g 黨參15g
白術15g 干姜15g 大黃15g 細辛10g 龍骨45g 牡蠣45g 生姜45g(切)
劑量:5劑(水煎服,每日一劑)
煎服方法:冷水1400ml,泡90分鐘,大火煮開,小火再煮60分鐘,去渣余200ml分2次服用。
禁忌:生冷、油膩、綠豆等。
二診:2021年3月11日,以上癥狀明顯好轉,再進此方十劑。已無所苦。
2.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案
患者:孫某
性別:男
年齡:68歲
初診:2020年7月20日
主訴:咳嗽、喘、胸悶氣短、呼吸困難、乏力、納差、失眠,下肢水腫十余年,醫院診斷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近幾年反復入院治療效果不佳,朋友介紹來我處需求中醫良方。查:患者端坐呼吸,不能平臥,四肢覺涼,紫紺,雙下肢浮腫,舌質紫,苔水滑,脈沉細。
處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仙鶴草
方組:制附子30g 柴胡60g 半夏30g 黃芩20g 茯苓20g 黨參20g
肉桂20g 磁石20g 大黃30g 龍骨45g 牡蠣45g 仙鶴草30g
生姜20g(切)大棗6枚(撕)
劑量:5劑
煎服方法:冷水1400ml,泡40分鐘,大火煮開,小火再煮40分鐘,去渣,余下600ml,分三次一天熱服。
禁忌:生冷、油膩、綠豆等。
二診:2020年7月28日患者癥狀明顯好轉,但它證仍舊稍微存在,守方服用二十劑,諸證漸失。
3.崩漏案
患者:王某
性別:女
年齡:25歲
初診:2021年3月29日
主訴:頭暈耳鳴、心悸、氣促、納差、夜不能寐,盜汗,本次來月經后淋漓不斷兩周,色黑紅,質粘稠,伴腰痛,便干,無血塊、失眠、心煩等證。該患者面色無華,身倦無力,精神不振,舌質淡,脈見細沉。
處方:當歸芍藥散
方組:當歸30g 白芍160g 茯苓40g 白術40g 澤瀉80g
川芎30g
煎服方法:涼水1400毫升,浸泡30分鐘,大火煮開,小火煮25分鐘。早中晚飯后熱服。
劑量:7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禁忌:生冷、油膩、綠豆等。
二診:2021年4月8日,以上癥狀明顯好轉;續服原方七劑。藥后告知,七劑藥后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