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久坐。保護膝關節健康,不是代表必須省著用。久坐、不常走動,從而失去保護膝關節的作用。而且年紀越大,越不應該久坐,因為老年人久坐后,肌肉短時間很難恢復。正確做法是,年紀越大,越應該注意腿部肌肉的鍛煉。
2、步行下山。很多人嫌上山累,會坐纜車上山,但為了體驗登山的快感,卻要步行下山;但實際情況是,下山時膝關節損傷會更嚴重!
3、跪坐。跪坐看似可以緩解膝蓋疼痛,可實際上會把髕骨的壓力壓在股骨上,從而增加軟骨損傷的風險。
4、反復蹲起。很多人都想通過反復蹲起來緩解膝蓋不適的狀況。事實上這種反復劇烈的蹲起,對髕股關節和脛骨關節的損傷很大,從而引起更嚴重的軟骨或半月板損傷。
5、長期屈膝,最常見的就是太極拳。太極拳是個好拳法,可改善肌肉力量和下肢關節活動度,維持姿勢穩定和平衡。
6、經常爬樓梯。很多年輕人為了維持運動量,經常在公司里爬樓梯。殊不知,上下樓梯最傷害膝關節,尤其是髕股關節。
7、不會用跑步機。很多人用跑步機的時候,都喜歡選擇恒定的速度和坡度,這種長時間、恒定坡度的跑步,會增加局部關節的應力,最終造成該區域的損傷。
8、不科學的徒步和登山。要知道,徒步和登山,是非常有利于肌肉和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但是,如果防護不到位,則會對膝關節造成巨大傷害。
9、在水泥地上跳繩、打球。可水泥地完全不能緩沖膝蓋軟骨的壓力!所以,千萬不能在水泥地跳繩和打球!
10、運動前不熱身。非專業性的運動愛好者,都以為自己是微波爐——場下不用熱身,上場三秒自然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