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價市場不斷升溫,對于初出校園的大學生或者外來務工者,租房便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但是因為房價的變化,使得租價也有所上升,對此國家近期都有出臺相關政策來規范租房市場,例如最近的集體土地建租賃房也即將在13個城市進行試點,那么這個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到底是怎樣的?下面找法網小編為您詳細解答。
一、集體土地建租賃房不能與“小產權房”混為一談
集體建設用地,是指農村集體所有,由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進行各項非農業建設所使用的土地,包括農民宅基地、農村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和經營性用地。國土資源部表示,此次試點拓展了集體土地用途,將為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拓寬增收渠道。
國土資源部同時強調,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和違法建設的所謂“小產權房”不能混為一談。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長表示:
1、這次試點的租賃住房建設,符合規劃、依法審批,有不動產登記作保護,同時只租不售。而過去所說的小產權房,無論在用地上、規劃上、還是建設銷售上,都不受法律保護。
2、核心的目標是切實增加住房緊張的城市,特別是特大和超大城市的住房供給,有效地緩解住房的供需矛盾。
租賃住房建成后,土地性質保持不變,依然為村集體所有。值得注意的是,耕地等農用地不在試點范圍內。國土部表示,對于租賃建房的建設,村鎮集體經濟組織可以自行開發運營,也可以通過聯營、入股等方式建設運營集體租賃住房。
二、租房新政頻出 “購”、“租”能否并舉?
就在日前,深圳又發布了鼓勵住房租賃的新政,允許商業用房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所有這些新政,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使我國住房市場由“重售輕租”轉向“租購并舉”。
1、租房新政之一:加大租房供應
去年11月,北京推出“限房價、競地價”新政,首批四個地塊開發商自持面積達到100%,也就是說70年內這里蓋的房子只能租不能賣。今年7月,上海市也推出類似政策,至今已經推出6塊租賃住房用地,采取“只租不售”模式。
2、租房新政之二:規范租房市場
今年7月,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合肥、鄭州等12個城市,成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的試點城市。其中,杭州。鄭州、成都等城市從規范和創新租賃市場的方向著手,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把公共租賃住房、長租公寓、開發企業自持房源等全部納入統一管理,建立智慧住房租賃平臺。
3、租房新政之三:“租購同權”
廣州市響應國家號召,最早提出了“租購同權”的概念,“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引發社會關注。隨后北京、沈陽、杭州、成都、鄭州、濟南等多地都提出了“租購同權”方案,從落戶、入學,到就業、社保等,讓租房者可以享受更多社會福利和保障。
三、“集體土地建租賃房”有何意義?
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的試點的開展,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第一,“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是中國土地制度的重大變革,意味著以后“土地改革有巨大的空間”。
第二,這意味著政府向社會大規模轉移土地紅利,這是非常值得稱贊。
第三,這意味著一大批低成本土地入市,由此產生一大批低成本房屋,對于抑制高房價、高租金將產生巨大作用。
第四,大城市郊區農村戶口價值大增,將產生一大批新富階層。這些農民將成為大批租賃租房的股東,長期享受土地紅利。
集體土地建租賃房小編就為大家講解到此,今年以來,租賃住房在住房供應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國家也應時代的變化做出新的決策。相信集體土地建租賃房的試點成功將會為不少租房者帶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