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情緒低,下班涮鍋去,天天喝大酒,久之成胖子”。
肝臟每天24小時連軸轉,忙著給身體解毒,維持正常代謝。一旦肝臟出現問題,有毒有害物質就容易在體內積累,損害內臟。
某種意義上說,肝臟與身體健康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中國是個“肝病大國”。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每12個中國人里,就有一個人有肝病。采訪權威專家,護好你的“小心肝”。
受訪專家
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 蔡皓東
北京佑安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主任醫師 胡建華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 程凱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中心肝病科主治醫師 陳逢生
傷肝行為排行榜
肝炎是一種相對隱匿的疾病。當患者出現明顯癥狀、生活受到影響時,病情往往已到晚期。
調查發現,近九成人有傷肝行為。哪些行為是傷肝罪魁禍首?
TOP 1:
負面情緒
社會競爭壓力大、工作緊張,人們容易憤怒、焦慮、抑郁,這些負面情緒可能導致肝功能失調。
中醫認為,抑郁的人常肝氣郁結,易怒者則會肝氣橫逆、肝陽上亢,這兩類不良情緒都會傷肝。國外研究發現,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TOP 2:
過度飲酒
飲食不節制和過度飲酒對肝臟的損害很大。
人體90%~95%的解毒工作都由肝臟負責,長期過量飲酒會讓肝臟不堪重負,久而久之形成酒精肝,甚至演變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研究表明,34%的肝硬化死亡患者和25%的肝癌患者,均與大量飲酒有關。
暴飲暴食以及攝入過多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過多的脂肪會將肝細胞包圍,細胞無法正常從血液中獲得營養,進而因缺血導致脂肪性肝炎。
TOP 3:
用藥不當
《英國臨床藥理學雜志》的一項研究稱,長期服用止痛藥等藥物,會加大肝臟解毒負擔,導致肝臟損傷。
嚴重的藥物性肝損傷可引起肝衰竭,造成肝細胞大面積壞死或嚴重損害,總體病死率高達50%以上。
研究發現,國內最常見的傷肝用藥行為是:同時吃多種感冒藥(造成撲熱息痛過量)、亂服中草藥(過量或錯誤服藥、輕信不靠譜的偏方)、濫用抗生素。
TOP 4:
熬夜
晚上11點以后是肝臟排毒、自我修復的關鍵時期,過度熬夜會讓肝臟疲憊不堪,而平時過度勞累會降低免疫力,兩者相加對肝臟的損害很大。
乙肝病毒侵入人體后,不會直接引起肝細胞損害,只是在肝細胞內吸收營養,同時復制、繁殖。復制病毒的“零部件”,如表面抗原等釋放在肝細胞膜上,會引起免疫反應,造成肝細胞損傷、壞死。
肝病4大高發人群
除飲酒多、運動少、暴飲暴食等常見傷肝行為外,還有些高發人群易被忽視:
1
常睡不好的人
除了睡眠不足,打鼾等導致低質量睡眠的問題,同樣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經常睡不好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脂肪肝。
2
過度減肥的人
肥胖會造成脂肪肝,過度減肥同樣如此。數據顯示,20多歲女性是營養不良性脂肪肝的高發人群。
節食或通過藥物強行阻斷營養吸收,致使體內蛋白質缺乏,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肝臟轉運出現障礙,脂肪就會在肝內堆積。
3
腸胃不好的人
消化道疾病傷害的不僅限于腸胃本身,還可能導致多機能無法正常運行。在這種狀態下飲酒,更易導致肝臟損傷。
4
患慢病的老人
老年人慢病高發,用藥過多易造成藥物性肝損傷;年齡增長引起新陳代謝功能衰退,脂肪在器官沉積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
護肝小貼士
定期檢查肝功能
40歲以上的男性、曾感染病毒性肝炎者、長期服藥、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每年查肝功能。
保證充足的睡眠
成年人正常睡眠時間應為6~8個小時,靜臥可增加肝臟40%的血流量,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控制脂肪攝入
豆漿、魚湯、綠色蔬菜、水果、谷物、豆類、豬肝、魚、乳制品都是很好的選擇。
學會調整心情
讓自己處于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的狀態,好情緒能使氣血調和、血液循環改善,加快肝臟的新陳代謝。
身體有兩大“護肝穴”
肝功能失常,容易出現月經不調、急躁易怒、視力下降、肢體麻木等癥狀。常按兩個穴位,對喝酒和熬夜的人大有裨益。
關沖穴
關沖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起始穴,三焦經是氣和水運行的通道,有行氣利水、醒神開竅的作用,所以可以解酒防醉。
具體方法是:用指甲掐關沖穴,每次掐10秒,放松2秒后重復掐按,每側手指掐按5次。掐按時用力要均勻,使穴位能夠感到微微酸痛。
期門穴
期門穴是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由于該穴與臟腑比較接近,所以常用來治療各類臟腑疾病。
搓期門穴能緩解熬夜后出現疲勞、沒有食欲等癥狀,有疏泄肝膽的作用。
具體方法是:期門穴位于胸部,乳頭直下。每天用掌心摩擦期門5分鐘,有微微發熱感覺為佳。▲
本期編輯:劉云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