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頭痛、喉炎、扁桃腺炎、口腔潰瘍、汗證、失眠、復性口瘡、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銀屑病、白塞氏綜合征、干燥綜合征、過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綜合征、糖尿病酮中酸中毒、甲亢、便秘、痔瘡、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煩躁、耳鳴、瘙癢、蕁麻疹、末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面神經炎、偏頭痛、腦萎縮、老年性癡呆、帕金森氏癥、美尼爾氏證、抑郁癥、心臟神經官能癥、結核病、心臟早搏等西醫疾病。
患者只要有上實下虛、下寒上熱,即腎陽不足,相火不潛之證候,均可臨床選用,常可獲得良效。
用藥:
制附片100g,炙龜板15g,砂仁10g,炒黃柏4~10g,肉桂15g,細辛6g,骨碎補15g,白術15g,龍牡各20g,紫石英20g,炙甘草10g,共 12味。
用法:
用中醫煎藥法(注明:制附子先煎3分鐘),煎至300-400ml,早晚飯前各150-200ml每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