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附近是否存在未曾發(fā)現(xiàn)的天體,這個問題自上個世紀初就一直存在,直接導致了鬩神星的發(fā)現(xiàn)。不過這是一顆直徑僅為2300公里的小天體,所謂的第九大行星至今沒有露面。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懷疑太陽系邊緣至今仍然有不明天體潛伏,其所在軌道超出我們的想象。科學家們之所以懷疑第九大行星存在,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其他已知行星周圍有物體在奇怪地移動。今年一月,加州理工科學家宣布或許有第九行星存在的消息后,他們構建了一個軌道模型,認為一旦我們發(fā)現(xiàn)第九大行星,必然會導致教科書重新改寫。
針對第九大行星的研究,主要集中的其身世之謎上,科學家認為在我們的太陽系的歷史初期,由于某種類似碰撞的運動,把一個正在形成的行星推到了太陽系邊緣,即早期的第九行星。另一種說法是,45億年前我們的太陽或?qū)⒌诰判行菑钠渌到y(tǒng)吸引了過來。
這使得第九行星成為距離我們最近的系外行星。令人激動的是,如果第九行星真的存在,且確實來自系外的話,它很可能是我們將來探究系外行星的最佳選擇。
由此看出,一旦第九大行星的身世之謎被揭開,那么世人必定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以上兩種理論都暗示這顆行星如果存在,身世一定不簡單。計算機模擬實驗顯示,第九大行星或許是一個大冰球,就像一個迷你天王星。它由鐵芯、硅鹽酸地幔、冰水層以及氫氦外層組成。表面溫度或達到零下200多攝氏度,熱量或許來自其內(nèi)部,而不是通過吸收太陽能獲取的。這意味著很難利用光學望遠鏡觀測它。
科學家目前仍然在試圖用各種手段搜尋第九大行星。至今這些嘗試都未成功,為什么我們沒能看到它呢?加州理工的科學家認為第九行星的實際大小是地球的3.7倍,這比之前人們估計10倍于地球大小要相距甚遠,所以利用現(xiàn)有條件對其觀測十分困難。
雖然沒有證據(jù)顯示第九大行星會對地球造成威脅,但是觀測者仍在仔細排查著潛在威脅。借助計算機建模技術,科學家目前對第九大行星的研究十分順利。如果第九行星存在的話,在未來幾年內(nèi)應該會被找到,而其身世之謎將超出所有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