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毗鄰上海,是近代工業發源地,
亦是中國商標使用歷史最久的地區。
民國初年,蘇州的紡織業、面粉業、火柴業等
迎來一股蓬勃發展的春潮,
各式各樣的商標也是大放光彩,奪人眼球。
雖然,有的商標在設計上更簡單,
但是它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面貌和審美!
每一個老商標的背后都有一段歷史,
它不僅僅是商品的標志和“臉面”,
更是商家“個性”的表達!
看膩了LV、YSL這些千篇一律的英文商標,
不妨來瞻仰一下那些曾經驚艷世人的
made in Suzhou的老商標!
?蘇州康記織襪廠雙魚商標
丨紡織業丨
早在清朝末年,蘇州的民族工商業就開始使用商標,絲綢業更是撐起了民族商業的半壁江山。瞧瞧下面這張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商標局商標注冊證!這是蘇州振亞織物公司獲得的商標注冊證,具有蘇州絲綢業商標注冊工作的代表意義。
民國時期,絲綢業的商標可比現在冷冰冰的英文字母生動多了,類型也是五花八門。
━━━━━
蘇州振亞織物公司
它是近代蘇州絲織業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企業,創建于民國6年,初稱振亞織物無限公司,以“振興東亞實業,發揚中華國光”為宗旨。1954年改名為蘇州振亞絲織廠。
?振亞織物公司入職證明
它的商標以企業名中“振亞”二字作為企業的商標圖樣,直至1946年注冊成為企業的注冊商標,圖案由“亞”字內嵌“振”字,從商標圖樣就能很直觀代表振亞絲織公司。
━━━━━
蘇綸紡織廠
蘇綸紡織廠的前身為晚清狀元陸潤庠創辦的蘇經絲廠和綸紗廠,創辦時間比大名鼎鼎的張謇大生紗廠還早一年,為中國民族工業的創始企業之一,1927年改名為蘇綸紡織廠。
蘇綸紡織廠主要生產各類布匹,曾是蘇州人的驕傲。使用天官為記為商標,寓意天官賜福,天官身后有仕女打扇,一派錦繡富貴氣。還曾使用神鷹、飛鷹、飛雁等商標。
?蘇綸紡紗廠“天官為記”商標
━━━━━
蘇州勤業紗廠
蘇州勤業紗廠,創辦于1946年,地址在胥門外洋橋河沿15號,主要生產棉紗。它的商標近乎是舶來品:一只天鵝在星光閃耀的夜空中飛行,西洋畫法充滿了童話夢幻的色彩。
━━━━━
文華織襪廠
老蘇州人應該知道這家工廠,地址在大柳貞巷26號,曾使用福壽、三心、金菊、紫竹、墨蘭、紅梅等商標。
其中,福壽商標,枝葉虬勁的桃樹上結著大紅桃,寓意“壽”,樹上盤旋著一只蝙蝠,寓意“福”。
━━━━━
裕興絲邊號
地址在閶門內接駕橋西堍9號,專制絲邊。商標采用本號的篆字“裕興”二字, 還寫著英文“trade mark”(商標)。既能直接代表企業,也能給消費者直觀的企業形象。
綜上可見,蘇州絲綢業的商標一般與企業、號名稱相關,有的與中國傳統意義有關,比如龍、蝙蝠、壽星…當然蘇州絲綢業的商標特色遠不止這些!
?蘇州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紅利商標
丨面粉業丨
民國初期,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夾縫中的民族工商業,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除了紡織業,面粉業的發展速度也是驚人!
?蘇州怡和面粉廠“天官”商標
━━━━━
蘇州太和面粉廠
蘇州太和面粉廠成立于1936年,地址在盤門外覓渡橋,日產面粉3千包。其紅綠太和牌面粉,暢銷蘇浙一帶,尤其是在浙江市場,太和面粉的信譽超過了各大廠的面粉。
?蘇州太和面粉廠“虎丘”商標
太和面粉廠商標有:太和牌、虎丘牌、龍鳳牌。太和牌面粉集合原材料小麥,簡單直白的表達方式。虎丘牌則是結合虎丘搭,突出蘇州的品牌特色;龍鳳牌則寓意龍鳳呈祥。
?蘇州太和面粉廠“龍鳳”商標
━━━━━
蘇州天豐面粉廠
成立于1947年,獨資企業,廠址在蘇州山塘街472號。面粉袋用天蜂做商標,一是取諧音,二是預示著面粉廠要做行業領導者的寓意;還用獅馬、鳳凰、玉山等作為商標。
其中獅馬商標,一只獅子和一匹馬抬起前肢,搭在盾牌上,明顯模仿英國王室徽標。
?昆山天豐面粉廠“獅馬”商標
丨火柴業丨
火柴,蘇州人叫自來火,老一輩人叫“洋火”,曾是爭搶的奢侈品。民國9年,蘇州建立私營鴻生火柴廠,生產的“寶塔”牌火柴曾享譽全國。
?蘇州鴻生火柴廠
━━━━━
華商鴻生火柴公司
民國時期,有一位鼎鼎大名的“火柴大王”劉鴻生,在蘇州開辦鴻生火柴廠,創造了許多民族品牌。
如印有蘇州北寺塔圖案的“寶塔牌”火柴,成為各貿易市場的標準產品,因價廉物美,在國內幾乎家喻戶曉,甚至遠銷南洋,成為中國的著名商品。
━━━━━
蘇州民生火柴廠
蘇州民生火柴廠,創辦于民國16年,民國20年(1931年)重組為蘇州民生興記火柴廠,1948年5月被大中華火柴公司收買停業。
使用民生、金扇、軍鼓、雙猴的作為商標。民生和軍鼓我都能理解,可是火柴廠用金扇、雙猴作為商標,看見君還是想不明白…你想得明白么?
━━━━━
太平火柴廠
成立于1943年,總號營業地址位于平江路徐家弄1號,自制火柴使用財神、中二、太平、鴻運等商標。財神牌,趙公明,身披鎧甲,手執鋼鞭,左手托著一摞元寶。
蘇州的明明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火柴廠使用采荷、紅菱等商標;中南火柴廠自制火柴使用中南、九寶、老頭、雙手等商標。
?明明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火柴廠“采荷”商標
?中南火柴廠“老頭”商標
丨老字號丨
近年來,老字號的“商標之爭”是比較敏感的話題,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十多年的商標糾紛,也給蘇州人提了個醒,老字號的商標保護勢在必行!
━━━━━
茶食葉受和
創始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創業初期生產的糕點、炒貨、野味、糖果均屬蘇式。
1895年后,葉受和的第二任和第三任經理均為寧波人,他們把寧波糕點的特色融合進蘇式糕點,但總體上仍以蘇式為主。
商標設計比較傳統簡單,文革期間,葉受和遭沖擊,招牌被砸爛,改稱'東方紅茶食糖果店',作坊也被撤銷,并入蘇州糕點廠,實行大批量生產。
━━━━━
糖果采芝齋
傳說在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有病,經宮內太醫久治無效,蘇州名醫曹滄洲進京為太后診脈。曹除開列處方外,并將隨身攜帶的采芝齋貝母糖貢奉慈禧助藥,食后病情好轉。
采芝齋貢糖能治太后病的名聞遐邇后,采芝齋專門請畫家繪制“采芝圖”作為商標。圖案以一老翁手持拐杖,上山采藥,提籃中裝著靈芝仙草,另一老翁肩掛葫蘆,暗示內裝靈丹妙藥,意味著采芝齋的糖果、蜜餞有藥療作用,常食可保健康長壽。
從此,采芝齋是“半爿藥材店”的說法流傳于吳地。
━━━━━
糕餅稻香村
乾隆三十八年在蘇州創立的稻香村,到民國時期就已經是名聞天下了,但當時軍閥割據、社會動蕩,有的蘇州稻香村學徒掛著稻香村的光環招搖撞騙。
后來,蘇州稻香村在商標上印制了 “僅此一家 并無分出”的文字提示,避免消費者購買到標榜著真正、唯一,掛著“稻香村”品牌的仿冒產品。
━━━━━
藥鋪雷允上
吳門名醫雷大升字允上,號南山,自幼讀書習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雷大升在閶門內專諸巷天庫前周王廟弄口,開設了誦芬堂老藥鋪,始創雷允上藥業。
和稻香村的命運一樣,雷允上也曾陷入商標爭奪之中。太平天國進攻蘇州,雷氏家族不得以將店遷至上海法租界興圣街,由此形成了以蘇州為總號,上海為分號的雷允上誦芬堂藥鋪局面。
蘇州的老字號承載著蘇州的傳統文化和“工匠精神”,是蘇州的寶貴財富。在思考提高老字號的市場競爭力的同時,還要注重保護老字號商標權!
看完這些富有年代感的老商標,
有木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這些蘇州的老牌子,
承載了蘇州人滿滿的回憶,
你還記得哪些老品牌?
*部分圖文素材來自肖芃《館藏舊時商標選》、 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稻香村糕點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