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是游客來蘇州
除古典園林之外必打卡的景點之一。
在蘇州博物館四萬多件館藏文物中,
『秘色瓷蓮花碗』備受矚目
被譽為“三大鎮館之寶”之一。
什么?一個碗也能成為鎮館之寶?
相信很多人難以置信。
其實,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碗,
此碗是一件秘色瓷蓮花碗,
在它沒發現之前,
中國考古界都沒見過真正的秘色瓷!
說起這件國寶的問世,
還要追溯到1956年虎丘塔的修繕…
虎丘塔/趣觀歷史
丨修繕突遇怪事
丨虎丘古塔神秘大洞驚現珍寶
當年虎丘塔飽受風吹日曬,破敗不堪,塔身裂縫最寬處竟有一米,匠人們用水泥填補縫隙。但寶塔第二層一道裂縫似乎深不見底,不管如何填補始終灌不滿。
資料圖/新聞夜班車
匠人們掀開地磚竟意外發現一個神秘大洞,里面藏了不少珍貴佛經。考古人員大膽猜測:寶塔第三層很可能藏有更大的秘密。果然,在三層一個昏暗的洞窟中,泛著瑩潤水光的“青色蓮花碗”重見天日。
資料圖/新聞夜班車
丨起初認為是青瓷
丨31年后法門寺地宮開啟解謎團
由于發現的文物中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加上當時沒人見過秘色瓷,專家也無法確定蓮花碗到底屬于哪種瓷器。只認為它是一件青瓷,青瓷中的精品,所以將它命名為“青瓷蓮花托碗”。
而真正確定是秘色瓷,直到陜西法門寺地宮的開啟,才揭開了秘色瓷的謎團。
1981年,陜西法門寺寶塔因年久失修和雨水侵襲而坍塌。1987年,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塔基下的地宮,一批稀世之寶的出土轟動了世界。
法門寺地宮發掘現場俯瞰/趣觀歷史
隨著一塊記有“瓷秘色”的石碑出土,千里之外的“青瓷蓮花托碗”才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經專家鑒定對比,一致認為這件“青瓷蓮花托碗”正是秘色瓷中的精品,由此得名“秘色瓷蓮花碗”。
物帳碑拓片中有關“瓷秘色”的字句/趣觀歷史
丨專供皇室的秘色瓷
丨乾隆求而不得,倍感遺憾
秘色瓷于晚唐開始燒造,五代時期達到高峰,是越窯青瓷中的精品。其有別于青瓷,是憑獨特工藝、神秘配方,燒制而成的特殊瓷器。由于燒制成本極其昂貴,也就決定了秘色瓷不菲的身價。
吳越王錢镠畫像/網絡
據史料記載,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皇帝錢鏐,曾命人在上林湖設窯,專門生產秘色瓷,作為宮廷用品和向中原諸王朝進貢。不過,讓人費解的是北宋以后,秘色瓷卻突然消失,就此隱藏蹤跡。
上林湖越窯遺址
專供皇室,存世量少,無不將秘色瓷抬到一個極其神秘的地位。乾隆曾歷數宮中珍藏官窯瓷器,唯獨少一件秘色瓷,常因無緣目睹秘色瓷的芳容,倍感遺憾。
丨千年小碗
丨如何能為蘇博鎮館之寶?
蘇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秘色瓷蓮花碗,在造型上,可以說是無可挑剔。
由碗和盞托兩部分組成,碗高8.9厘米,口徑為13.9厘米;盞托高為6.6厘米。擺放在一起,便像是荷葉上開著的蓮花,將高深的佛法與精美的瓷藝完美統一。
整體造型精巧端莊,胎壁薄而均勻,湖水般淡黃綠色的釉色,玲瓏似冰、剔透如玉、勻凈幽雅,令人陶醉。頗有唐代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藝術效果,不愧是秘色瓷中的稀有之物。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自打被藏入蘇州博物館后,幾乎從不對外進行展覽,相較那些國寶級別的文物,可以說是最低調的了。當然,更是為了很好的保護國寶!
馬上國慶要來了,想一睹五代秘色瓷蓮花碗真容的小伙伴,蘇州博物館可以預約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