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為一款即時通訊工具,也一直受到不法分子的“青睞”。隨著“搖一搖”、“漂流瓶”和“查找附近的人”等騙術被識破后,不法分子也在“與時俱進”。南京警方就為大家剖析一下今年以來新出現的微信騙術。
招數一:微信搶紅包今年以來十分風靡,但遭遇假紅包,甚至因此蒙受財產損失的人卻也大有人在。有的在點擊好友發來的紅包鏈接后發現,該鏈接并非搶紅包網頁,而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網頁。還有的因搶紅包遭遇手機號等信息泄露,同時還有給好友發紅包卻被騙子領走的現象。
拆招要點:很多“詐騙紅包”其實就是釣魚網站,目的很可能是盜取受害者微信賬號、或者是夾帶木馬偷跑流量吸話費,甚至可能直接將目標瞄準了與微信綁定的銀行卡。因此在搶紅包時,一定要注意點擊后是否有異常,更不要在其中輸入任何個人信息。
招數二:許多網友尤其是經營業主會收到“生意伙伴”發來的微信,“貨物的型號和樣式就在二維碼里,你用微信掃一掃就看得到了”。由于生意中經常會遇到類似情況,許多人并沒有特別注意。沒想到用微信掃碼后沒多久,就收到手機發來的支付異常的提醒,結果銀行卡中的錢被騙子直接轉走。
拆招要點:騙子發送的二維碼掃描后會在手機中植入木馬或者鏈接到虛假網址,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警方提示,在完全確認對方身份之前不要接受對方發送的鏈接或圖片,同時對于惡意二維碼、釣魚網址、木馬這類,普通用戶無法用肉眼識別的詐騙信息,也可使用相關手機保護軟件幫助其識別,以規避安全風險。
招數三:“點贊”涉及的活動形式多樣,小則有“點贊”送景點門票、電影票、優惠券、代金券,大則集“贊”可贏得“免費港澳雙人旅游券”。但好不容易集夠點贊后才發現,領取“獎品”需要支付快遞費,享受“免費”旅游需要額外支付更多的費用。
拆招要點:所謂“點贊”騙局其實與以往中獎詐騙如出一轍,先是以優厚的獎品吸引參加,然后再以郵費或者稅費自理等方式要求先打款,之后就失去了聯絡。大家在看到朋友圈里面這些誘人的“點贊”消息時,要擦亮眼睛仔細分辨,看清楚消息來源和商家的誠信。
招數四:以孩子被拐為名求助的微信帖在近幾個月大量出現。看上去,這類帖子細節俱全,十分逼真,但仔細調查卻發現有破綻。“走失”地點遍布全國各地,但言詞卻雷同。另外還有白血病求助,貧困地區的孩子需要衣物等帖子也大體如此。
拆招要點:設置“接待中心”,一旦有愛心市民撥打,對方會通過交談等方式,一步步引誘其進入吸金陷阱。市民轉發求助信息時要注意甄別,一方面看內容是否符合邏輯,另一方面看發送方是否經過身份認證,如發現情況可疑,可及時舉報。(南京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