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記得在2013年,拍賣市場上給出估價2億的拍品《云中君和大司命》,今年保利春拍,可以看到這幅作品的“兄弟”。這張橫向構圖的'兄弟”估價1.8億元,同期展出的吳冠中《周莊》估價2億港元,兩幅作品估價總和約3.5億元人民幣。
△ 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
按照郭沫若的說法,云中君和大司命是一對戀人,而且是男追女的愛情故事。《大司命》辭中有“踰空桑兮從女”“吾與君兮齊速”的句子,句中的“君”就是云中君,大司命跨越“空桑”之山,“齊速”敬謹的在后面追求著她。1954年,是傅抱石創作“九歌”題材最為專注且多產的一年,以《九歌》為題材的作品就達數十幅,他依據郭沫若的《九歌今譯》畫了《云中君和大司命》,單就“云中君與大司命”題材來看,目前存世作品僅三幅,其中一幅為藏于中國美術館的十開《九歌圖冊》,一幅曾經出現在2013年保利春拍的預展現場,另一幅為同年橫向構圖創作的《云中君和大司命》。這張橫向構圖的作品,3月8日至10日在新保利大廈云樓六層亮相,在今年的北京保利春拍中,這件作品估價1.8億。
△ 《云中君和大司命》局部
作為美術史論界公認的近現代中國畫第一人,傅抱石對于中國美術史以及當今藝術品市場的重要性早已無須贅述。而創作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作為傅抱石創作成熟期的特殊題材人物畫巨制,其對于美術史的學術價值和收藏界的市場價值尤為凸顯,甚至可以說,對于傅抱石而言,《云中君和大司命》的意義,是其他作品無法取代的。云中君是云神、女神,大司命是掌握人壽命時限的男神,構建了大司命追求云中君、河伯追求洛神等愛戀情節。傅抱石把兩者集中在同一幅畫面上《云中君和大司命》,云中君是位娟秀的盛裝少女,大司命是位英武的健美男子,云中君“龍駕兮帝服”,大司命“乘龍兮轔轔”,兩人都乘坐著龍車。更為難得的是,創作此畫時,正值社會輿論對傳統貴族階層文化批判之際,學習中國畫被視為守舊,可傅抱石頂住壓力,依然秉持格調高古的畫風。
△ 吳冠中《水鄉周莊》1985年作 素描寫生 鋼筆 碳素墨水 24x58cm
△ 吳冠中《水鄉周莊》1986年作 水墨 設色 宣紙 70x140cm
△ 吳冠中《周莊》1997 年作 油彩 畫布 150x300cm
同樣在這三天內在新保利大廈云樓六層亮相的,還有吳冠中創作于1997年的油彩作品《周莊》,在今年香港保利春拍中,這件作品估價2億港元。吳冠中出生于江蘇宜興,江南古鎮周莊是他自幼身心向往之處,其學成后常年于周莊寫生,先后數十幅周莊題材的繪畫作品,凝結了吳冠中內心深處的鄉情鄉愿鄉愁。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成為吳冠中成果極為豐碩的一段時間,藝術家海外展覽頻繁,先后在重要機構舉辦大型個展,包括歐洲、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地,并出版多本重要畫冊與文集,吳冠中亦在創作上具備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及自由的態度,此時他不再像70年代的風景畫那樣注重細節刻畫,也不再堅持在現場完成創作,改為透過對景寫生的素描稿轉化成油彩創作。《周莊》即以巨大的尺幅顯示藝術家挑戰自我的決心,風景畫作為吳冠中最有代表性的題材,周莊又代表了中國水鄉之美,不僅是書寫江南風光集大成的代表,更成為他將近耄耋之年創作生涯的壓卷之作,代表了吳冠中以“水陸兼程”對于中西美學探索所樹立的典范與成就。吳冠中在東南亞地區同樣有著大量華裔受眾,其中首功,當推新加坡好藏之美術館創始人郭瑞騰。此畫即1997年時,郭瑞騰為籌建新加坡第一家私人美術館——好藏之美術館、吳冠中美術館時,特向吳冠中邀約點題而作。
△ 吳冠中(右)與英國著名評論家蘇利文交談
此次在新保利大廈展出這兩件重要作品,源于一場委托。兩代畫壇巨擘——傅抱石、吳冠中——各自藝術生涯中的扛鼎之作《云中君和大司命》與《周莊》與保利拍賣達成為期一年的委托協議,并于此期間進行亞洲范圍內的多地巡展,巡展首站即于3月23日至4月6日,于香港保利藝術空間進行展出。
更多文章請關注【暢讀藝術】頻道和官方微信:暢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