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縣靈官峽景區集合中國首批工業遺產,鐵路文化、自然文化、食宿康養等文化形態于一體。景區內有面積4200平方米的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游覽者可以了解寶成鐵路的發展歷程及寶成精神;秦嶺大自然藝術館內有400余件自然天成的奇石;嘉陵江親水文化區是漂流、游艇觀光為特色的體育項目;生態觀光區風景優美,既有羌人生活遺跡,也有三國古棧道遺跡;小火車體驗區穿行于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遺址和嘉陵江上,領略秦嶺和嘉陵江風景。
主要景點
【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
修建在景區的2號火車隧洞中,運用聲、光、電等多種技術手段,結合實物雕塑,以寶成鐵路修建歷史為背景,以寶成鐵路建設精神為靈魂修建而成。整個體驗館全長450米,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是在原寶成鐵路隧道遺址的基礎上新建了序廳、夜走靈官峽體驗區、寶成鐵路精神體驗區、科普知識區、尾廳等內容豐富,講述了寶成鐵路的建設歷程,是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和研學旅行教育基地,具有鐵路文化,是一座不朽的鐵路精神體驗展館。
【秦嶺大自然藝術館】
修建在1號火車隧洞中,陳列精品奇石400余件,每塊奇石都是自然天成,沒有任何的人工雕琢。
【火車主題休憩區】
集游客服務中心、火車太空艙、火車軟包、火車商務包、電子炕為主要特色住宿。鐵路工人團建中心是集會議、培訓、餐飲、娛樂、室外婚禮、購物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區。這里商、養、學、閑、情、奇一應俱全,火車太空艙住宿、鐵路工人大食堂、醫療旅游康養、獨居羌族特色的茶歇購物等,是火車主題休憩的核心旅游項目。
【生態觀光區】軌道小火車、竹排漂流
靈官峽軌道小火車,一次性可容納36到80人的車廂,穿行于靈官峽景區4號至7號幽深的寶成鐵路隧道,順嘉陵江而下,直達景區的核心景點馬蹄灣。下火車換乘竹排穿水路返回竹排渡口。
登真洞的傳說
登真洞位于兩當縣城東南的靈官峽白皮松自然保護區內。出兩當縣城15公里就來到了著名作家杜鵬程筆下的靈官峽。靈官峽東西貫通整個公園,峽中高峰聳峙,溪流沉割,云蒸霞蔚,松濤嘯風,全區景色宜人,十分獨特,代表景觀有"鏡峰捧日"、"張果老登真洞"、"故道松濤"、"仙山"等,還有全國乃至世界面積最大的天然白皮松4萬多畝,靈官峽森林公園已列為國家級白皮松保護區和省級森林公園。
鸑鷟山就位于靈官峽東側,往南跨越琵琶崖,故道水與蜀道相連,登上鸑鷟山遠眺群山蜿蜓連綿,森林氣象萬千,云山霧海,美不勝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競秀,文化內涵深厚。雖無華山之險峻,廬山之雄奇,卻以其清秀明麗,奇松遍野聞名于當地,更有張果老在登真洞里修煉成仙的神話傳說為鴛蔫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
登真洞又叫張果老登真洞,在靈宮殿往下100米處,國道316線南側,攀階梯拾級而上百米處,懸空亭撲面而來,一柱攀天的八角亭與懸空亭成崎角,懸空亭后石柱陡立,與殿后登真洞一字排開,明暗互補,氣勢萬千。登真洞是唐通玄先生張果修真處。
張果是我國道教中八大仙之一,有關八仙的神話故事,數百年來在我國和東南亞、日本、朝鮮、越南及西方各國廣為流傳,張果俗稱張果老,唐代武則天、玄宗時人,新舊《唐書》中均有文字記述。《全唐詩·第二十四冊卷八百六十》載有張果《題登真洞》詩一首:"修成金骨練歸真,洞鎖遺蹤不計春。野草漫隨青山嶺秀,閑花長對白云新。風搖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鱗。自是神仙多變異,肯教蹤跡掩紅塵"。詩后附一小傳:"張果,兩當人。先隱中條山,后于鸑鷟山登真洞往來。天后召之不起,明皇以禮致之,肩輿入宮,銀青光綠丈夫,賜號通玄先生,未幾還山"。
又據《兩當縣新志·名跡篇》:城東十五里鸑鷟山有"登真洞",相傳唐通玄先生張果修真處,洞高一丈深百尺,有水自頂注入石池中,旁石震之有聲,又名石鼓洞。崔熙碑載:"兩當邑之東有鸑鷟山,一洞嵌深流水冷然,唐張果先生隱居所也……",登真洞由三洞一閣相嵌而成,疊連成軸。其中二洞與三洞皆幽深莫測,內塑果老倚塌,八仙聚會與董真人造訪等群塑,形象逼真,談笑風趣,各具姿態,意趣盎然。洞頂"三清閣"有果老的宗師元始天尊,靈官天尊和太事老君道德三位天尊。還有一觀一廟,即集休觀、樵夫廟,毀于戰亂,遺跡尚存。張果洞出土唐三彩和琉璃建筑物殘蟲及部分鈔幣,千年變故依稀可見。但洞內還保存著唐、宋以來各代記述張果老在此修仙悟道、造樓建閣的記述碑文和歷代文人墨客為登真洞題寫的詩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