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的江山是哭來的”嗎?不,《資治通鑒》四十余次提到劉備,少說劉備遇事而哭。即使在白帝城臨終托孤時,也未流淚,倒是把受托的諸葛亮感動得痛哭流涕。漢主謂亮曰:“君才十倍
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之,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睗h主又為詔刺太子曰:“人五十不能稱天,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復恨,但以卿兄弟為念耳,勉之,勉之!毋以惡小而為之,毋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父德薄,不足效也。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薄傍B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亡,其言也善?!钡珓渑R終托孤雖有悲戚之情,卻無痛哭流涕之狀,并不是好哭的英雄。
劉備性格內向,“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初,涿郡劉備,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為業?!眲鋭摌I之初的條件與其高祖劉邦有相似之處,首先,劉備沒有撐勁的爹媽。父親去世早,母親也非大家閨秀,自己雖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后,但只是虛名,無皇帝后裔之實,況且來路不明,查無實證。其次,劉備沒有雄厚的家產。一個靠“販履”為生的家庭,能有多少基業。第三,劉備沒有按常規實現創業的條件和環境,沒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條件。劉備“不甚好讀書”,“師事鄭玄、盧植”,學歷不高,沒有多大學問。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都要比劉備強的多。劉備建立霸業,成了漢王,與曹操、孫權形成鼎立之勢。其奧秘在,曹操的江山靠是“打”,孫權的江山靠“靠”,而劉備的江山則是靠“干”。
與曹操、孫權相比,劉備沒有曹操的霸氣,也沒有孫權的運氣,自己的江山完全靠自己苦心經營,苦干得來的。劉備沒有任何基業,靠“打”江山也是不現實,雖有關羽、張飛、趙云幫襯,少數客商解囊相助,但畢竟是人少財寡,完全像曹操那樣靠武力打天下,也是不明智的。劉備成就霸業的“蹊徑”是干:
第一,目標明確,決心堅定。劉備的志向“扶漢興劉,成就霸業”?!顿Y治通鑒》中說劉備“有大志,”《三國演義》中說劉備有天子之志,“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備在荊州數年,嘗于表坐起至廁,慨然流涕。表怪,問備,備曰:“平常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劉備認為的“功業不建”是指建天子基業。事實上,當時劉備已是名聲在外,小有功業。公元201年,劉備在汝南被曹操打敗后去投劉表,“表聞備至,自出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今河南新野)〉”。劉表能夠“自出郊迎”,說明劉備在當時已經不是等閑之輩。劉備根本不知足,面對時光飛逝,而感慨流淚。臨終托孤不哭,卻面對“功業不建”而流淚,可見功業在劉備的心中何等重要!
第二,團隊善戰,眾志成城。劉備頗有高祖遺風,吸納了大量人才,組建的“團隊”,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人才結構合理。文有諸葛孔明、龐士元,武有關羽、張飛、趙云,有文有武,有謀士有戰將,有運籌帷幄的,也有外出帶兵打仗的,相互輔助,相得益彰。二是人才個體素質較高。無論文人還是武將,都能夠獨擋一面。諸葛亮運籌帷幄,未出茅廬,便三分天下,關羽、張飛、趙云皆有萬夫不當之用。劉備歷經磨難,意志堅定。如張飛聲斷湖北當陽長坂坡,就生動地展現了個人英雄的風采,說明了個人武藝高強。三是團隊成員忠誠。諸葛亮為劉備的江山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關羽千里走單騎,不為曹操名利所動,張飛一生忠于劉備,最終為兄弟情誼而英年早逝,趙云隨劉備征戰沙場,只身救劉禪,護主赴東吳。這四個人都是劉備團隊的核心力量,屬于最核心階層,是劉備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無論劉備是勝是敗,是順利還是挫折,這些人都忠貞不二,誓死相隨,永不背叛。后期戰死落風坡的龐士元,受劉備招降的黃忠等也都能保持晚節??梢姡瑒涞膶傧聦ζ渲倚墓⒐ⅲ@是劉備成就霸業的堅強基石。
第三,旗幟鮮明,善借外力。劉備打出“扶漢興劉”的旗幟,這與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相比有點小兒科,但在當時的環境下確實能夠凝聚人心,雖然底氣不足,但畢竟名正言順。公元208年,曹操欲攻打荊州,劉琮背著劉備投降曹操。劉備離開荊州,“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備?!钡鹊搅水旉枺氨娛嗳f人”,有人建議劉備把跟隨的群眾拋掉,而劉備卻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在最危險的時候,劉備沒有為了自己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既有“中山靖王之后”之名,又有情系百姓之實,得到群眾的擁護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四,風格獨特,魅力十足。劉備領袖的才能,一是處理人際關系,如魚得水。無論是曹操、袁紹、孫權,還是陶謙、劉表、劉璋,劉備善于周旋其中,關鍵時刻或得到幫助,或轉危為安。曹操、袁紹、孫權心里都非常清楚劉備是英雄,必定要和他們爭天下的,但這些人終究沒有殺了劉備。曹操略施小計,便借劉表、黃祖之手殺了恃才傲物、看不起自己的禰衡。陶謙、劉表、劉璋也讓劉備忽悠的找不著北。徐州牧陶謙疾篤,謂別駕東海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碧罩t臨終前甘心情愿地把徐州交給了劉備。二是心懷坦蕩,善于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劉備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關羽、張飛、趙云各得其所,各盡所能,既然把權力交給你,你就放心大膽地去干,絕不給你使“絆子”。自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以后,對諸葛亮可謂是言聽計從,沒有任何懷疑。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薄笆繛橹赫咚馈?,為感謝劉備的知遇信任之恩,才華橫溢的諸葛亮為劉氏江山嘔心瀝血,直至獻出了寶貴生命,年僅53歲。三是審時度勢,處事果斷。劉備與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借“迅雷風烈必變”掩飾自己內心的慌張,借曹操讓自己“與朱靈邀表”的機會立刻溜之大吉,沒有任何猶豫。劉備深知呂布的為人和能量,留之必定后患無窮。雖然呂布轅門射戟幫助過自己,但當曹操欲放呂布時,一句“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提醒了“夢中人”曹操,借曹操的手要了呂布的小命。四是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劉備投曹操,投呂布,投袁紹,投劉表,投劉璋,勝仗不多,敗仗不少,整天讓人追得東躲西藏。在這種艱難困苦的環境下,劉備很有長征精神,意志堅定,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五是仁義為表,實利為本。劉備根據地都是來自劉氏“兄弟”劉表和劉璋,開始以仁義假象騙取信任,在大臣面前又表現不忍,而實際心狠手辣,近乎流氓手段,斬殺他們的大將,奪取他們的江山,招納他們的降叛。
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公西赤(
前509年-?,一說前519年出生,漢族,字子華,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東周時期魯國學者、孔門弟子。唐玄宗尊之為「邵伯」,宋真宗加封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西子」。公西赤有非常優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經向孔子問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說:「赤也,束帶立於朝,可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乖洖榭鬃映鍪轨洱R國。)門人之高第,令尹子文(
即斗子文,春秋時期楚國名相,對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陳文子(
前?—前567—前545—前?年,陳完的曾孫,名須無,曆事齊靈、莊、景三公,《史記》作田氏,田氏是漢代寫法,先秦古文字材料皆作陳。其世系為:陳完(敬仲)——稺孟夷——湣孟莊——陳文子(須無)——陳桓子(無宇)——陳僖子(乞)——陳成子(恒)。齊陳氏至陳桓子始大,位居正卿,至成子更專齊政。)諸侯之賢大夫,皆不足以當之,而獨稱管仲之仁,豈非以其輔佐齊桓,大濟生民乎!齊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蓋以非桓公則生民不可得而濟也。漢末大亂,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濟也。然則荀舍魏武將誰事哉!(
是的,司馬光斯言也?,F實逼得從中選擇一主,不是為主而是為民也,當政者之仁,在民不在君,千古皆然。故荀死可以理解了。)
齊桓之時,周室雖衰,未若建安之初也。建安之初,四海蕩覆,尺土一民,皆非漢有。荀佐魏武而興之,舉賢用能,訓卒厲兵,決機發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為強,化亂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豈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糾(
?—前685, 春秋時齊國人。齊僖公之子,母為魯女。齊襄公時,政令無常,恐遭殺害,于魯莊公八年(前686)攜管仲、召忽奔魯。)而荀死漢室,其仁復居管仲之先?。?span style="color:#ff0000">司馬光認為荀為漢室而死,功蓋管仲而仁高管仲。)
而杜牧(
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乃以為“之勸魏武取兗州則比之高、光,官渡不令還許則比之楚、漢,及事就功畢,乃欲邀名于漢代,譬之教盜穴墻發匱而不與同挈,得不為盜乎!(
而不與小偷分贓,能說他不是小偷)”臣以為孔子稱“文勝質則史”,凡為史者記人之言,必有以文之(
都會加以修飾)。然則比魏武于高、光、楚、漢者,史氏之文也,豈皆口所言邪!用是貶,非其罪矣。且使魏武為帝,則為佐命無功,與蕭何同賞矣;不利此面利于殺身以邀名,豈人情乎?。?span style="color:#ff0000">為荀伸冤。也叫人如何看史,真中有假,有褒貶。)(
曹操愛才雖無道德虛偽,卻有政治標準,即為我所用。)
[11]十二月,有星孛于五諸侯。
[12]劉備在葭萌,龐統言于備曰:“今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劉璋既不武,又素無豫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杖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并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眰淙黄渲杏?。(璋人狼入室。)
及曹操攻孫權,權呼備自救。備貽璋書曰:“孫氏與孤本為唇齒,而關羽兵弱,今不往救,則曹操必取荊州,轉侵州界,其憂甚于張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币蚯笠嫒f兵及資糧,璋但許兵四千,其余皆給半。備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而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大夫死戰乎!”張松書與備及法正曰:“今大事垂立,如何釋此去乎!”松兄廣漢太守肅,恐禍及已,因發其謀。于是璋收斬松
(?-212年,字子喬,東漢末年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益州別駕,益州牧劉璋的部下。建安十三年(208),為益州牧劉璋別駕從事,被派遣至曹操處而不為其所存錄,因而懷怨恨?;厥窈?,勸劉璋與曹操斷絕關系,并說璋連好劉備;其后,又說璋迎備以擊張魯,皆為璋所采納。十七年(212),暗助劉備,為其兄張肅所告發,劉璋怒而將他斬殺。是一賣國者,三國演義虛構獻圖情節。),敕關戍諸將文書皆勿復得與備關通。備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高沛,責以無禮,斬之;勒兵徑至關頭,并其兵,進據涪城。(
劉備揭破虛偽面紗。)
十八年(癸巳、213)[1]春,正月,曹操進軍濡須口,號步騎四十萬,攻破孫權江西營,獲其都督孫陽。權率眾七萬御之,相守月余。操見其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如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權為箋與操,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眲e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操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蹦顺奋娺€。(權挺幽默而直率。)
[2]庚寅,詔并十四州,復為九州。
[3]夏,四月,曹操至鄴。
[4]初,曹操在譙,恐濱江(長江)郡縣為孫權所略,欲徙令近內,以問揚州別駕蔣濟,曰:“昔孤與袁本初對軍官渡,徒燕、白馬民,民不得走,賊亦不敢鈔。今欲徙淮南民,何如?”對曰:“是時兵弱賊強,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紹以來,明公威震天下,民無他志,人情懷土,實不樂徙,懼必不安?!辈俨粡?。既而民轉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余萬皆東渡江,江西遂慮(長江以西于是空無人煙),合淝以南,惟有皖城。濟后奉使詣鄴,操迎見,大笑曰:“本但欲使避賊,乃更驅盡之!”(“我本來只是想讓百姓避開敵軍,卻反而把他們全驅趕到敵人那里去了!”)拜濟丹陽太守。(這里可以看出曹操與孫權誰得民心。)(長江一帶的一次大遷徙,如同敘利亞難民。)
[5]五月,丙申,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又加九錫: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袞冕之服,赤舄xì副焉;軒縣之樂,六佾之舞;朱戶以居;納陛以登;虎賁之士三百人;、鉞各一;彤弓一,彤矢百,弓十,矢千;一卣you,(祭神用的美酒一罐)、瓚副焉。(皇帝的待遇。)
[6]大雨水。
[7]益州從事廣漢鄭度聞劉備舉兵,謂劉璋曰:“左將軍懸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軍無輜重,野谷是資,其計莫若盡驅巴西、梓潼民內、涪水以西,其倉廩野谷,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彼至,請戰,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必將自走,走而擊之,此必禽耳?!眲渎劧鴲褐?,以問法正。正曰:“璋終不能用,無憂也?!辫肮^其群下曰:“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辈挥枚扔嫛?/div>
璋遣其將劉、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備,皆敗,退保綿竹;懿詣軍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督綿竹諸軍,嚴、觀亦率其眾降于備。備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不屬縣。劉、張任與璋子循退守雒城(今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備進軍圍之。任勒兵出戰于雁橋,軍敗,任死。
[8]秋,七月,魏始建社稷、宗廟。
[9]魏公操納三女為貴人。
[10]初,魏公操追馬超至安定,聞田銀、蘇伯反,引軍還。參涼州軍事楊阜言于操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設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操還,超果率羌、胡擊隴上諸郡縣,郡縣皆應之,惟冀城奉州郡(在四川彭水郁山鎮置奉州)以固守。
超盡兼隴右之眾,張魯復遣大將楊昂助之,幾萬余人,攻冀城,自正月至八月,救兵不至。刺史韋康遣別駕閻溫出,告急于夏侯淵,外圍數重,溫夜從水中潛出。明日,超兵見其跡,遣追獲之。超載溫詣城下,使告城中云:“東方無救?!睖叵虺谴蠛粼唬骸按筌姴贿^三日至,勉之!”城中皆泣,稱萬歲。超雖怒,猶以攻城久不下,徐徐更誘溫,冀其改意。溫曰:“事君有死無二,而卿乃欲令長者出不義之言乎!”超遂殺之。
已而外救不至,韋康及太守欲降。楊阜號哭諫曰:“阜等率父兄子第以義相勵,有死無二,以為使君守此城,今柰何棄垂成之功,陷不義之名乎!”刺史、太守不聽,開城門迎超。超入,遂殺刺史、太守,自稱征西將軍、領并州牧、督涼州軍事。
魏公操使夏侯淵救冀,未到而冀敗。淵去冀二百余里,超來逆戰,淵軍不利。氐王千萬反應超,屯興國,淵引軍還。
會楊阜喪妻,就超求假以葬之。阜外兄天水姜敘為撫夷將軍,擁兵屯歷城。阜見敘及其母,欷悲甚。敘曰:“何為乃爾?”阜曰:“守城不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視息于天下!馬超背父叛君,虐殺州將,豈獨阜之憂責,一州士大夫皆蒙其恥。君擁兵專制而無討賊心,此趙盾所以書弒君也。超強而無義,多釁,易圖耳?!睌⒛缚辉唬骸斑?!伯奕,韋使群遇難,亦汝之負,豈獨義山哉!人誰不死,死于忠義,得其所也。便當速發,勿復顧我;我自為汝當之,不以余年累汝也。”敘乃與同郡趙昂、尹奉、武都李俊等合謀討超,又人至冀,結安定梁寬、南安趙衢使為內應。超取趙昂子月為質,昂謂妻異曰:“吾謀如是,事必萬全,當柰月何?”異厲聲應曰:“雪君父之大恥,喪無不足為重,況一子哉!”(這些女人都如此壯烈。忠義與否,各人不同。)
九月,阜與敘進兵,入鹵城(位于西漢水上游的巨川中央,是軍家歷來的必爭之地),昂、奉據祁山,以討超。超聞之,大怒,趙衢qu因譎[jué]說超,使自出擊之。超出,衢與梁寬閉冀城門,盡殺超妻子。超進退失據,乃襲歷城,得敘母。敘母罵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超殺之,又殺趙昂之子月。楊阜與超戰,身被五創。超兵敗,遂南奔張魯。魯以超為都講祭酒,欲妻之以女?;蛑^魯曰:“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魯乃止。操封討超之功,侯者十一人,賜楊阜爵關內侯。
[11]冬,十一月,魏初置尚書、侍中、六卿;以荀攸為尚書令,涼茂為仆射,毛、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為尚書,王粲、杜襲、衛覬、和洽為侍中,鐘繇為大理,王為大司農,袁渙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陳群為御史中丞。
袁渙得賞賜,皆散之,家無所儲,乏則取之于人,不為察之行,然時人皆服其清。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惟渙獨否。
魏公操欲復肉刑,令曰:“昔陳鴻臚以為死刑有可加于仁恩者,御史中丞能申其父之論乎?”陳群對曰:“臣父紀以為漢除肉刑而增加于笞,本興仁惻而死者更眾,所謂名輕而實重者也。名加則易犯,實重則傷民。且殺人償死,合于古制;至于傷人,或殘毀其體,而裁剪毛發,非其理也。若用古刑,使婬者下蠶室,盜者刖其足,則永無婬放穿逾之奸矣。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漢律所殺殊死之罪,仁所不及也,其余逮死者,可易以肉刑。如此,則所刑之與所生足以相貿矣。今以笞死之法易不殺之刑,是重人支體而輕人軀命也。”當時議者,唯鐘繇與群議同,余皆以為未可行。操以軍事未罷,顧眾議而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