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沙,又名長風夾,即春秋時吳楚大戰的鵲尾渚,位于今安慶市迎江區長風鄉長風村。此處長江中是一處自古與瞿塘、滟渝并稱的險段。江邊舊有長風城、長風港,供來往船舶停泊過夜。唐代以前已有街市,北宋建隆元年(960)置鎮。南宋嘉定十年(1217)安慶建城后,集鎮漸漸萎縮,但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仍設有巡檢司,清代仍設有炮臺。李白在今安徽境內生活的二十余年間,曾多次過往活動于長風沙一帶。李白在安慶留下的許多詩篇,就多次提到長風沙。唐開元十四年(726)李白出游襄漢,南泛洞庭,東至金陵揚州,第一次坐船經過長風沙,便引起了他對長風沙的注意。上元二年(761)李白受永王案牽累遭流放,中途遇赦東還,又乘舟至此,并作《江上贈杜長史》詩,其中有“萬里南遷夜郎國,三年歸及長風沙”句。把到長風沙稱為“歸”,可見李白對其在感情上的親近和印象上的深刻。雖然李白對長風沙的情況沒有具體描寫,但南宋詩人陸游在《入蜀記》中明確地指出:“自金陵至長風沙七百里”,“地屬舒州,苦最湍險”。陸游還在《長風沙—記阻風夜泊》中對長風沙自然環境作了生動的描寫:“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櫓聲已出雁翅浦,荻夾喜入長風沙。長風自古三巴路,檣桿參差雜煙樹。南船北船各萬里,凄涼小市相依住?!边@使人多少可以想象李白《長干行》中的女主人公之所以要不遠七百里相迎青梅竹馬的郎君于長風沙,正是因為這里是和巴山蜀水一樣危險的地方,想著想著實在是放心不下的緣故。
長風沙這一段江面呈S形,連轉兩個急彎。江中羅剎磯、太子磯、攔江磯等礁石林立,有“九里十三磯”之稱。北岸在清代修筑廣濟圩之前原是大片灘涂濕地,陽光下白沙如水,漫水時更是江灘莫辨。特別是這里地處大別山脈與黃山山脈形成的河谷風道,大風常起,沙塵彌漫,航道不清。怕觸礁便容易沖灘,防沖灘又容易觸礁。因此行船格外困難。正如北宋詩人梅堯臣言:“長風沙浪屋許大,羅剎石齒水下排。歷此二險過湓浦,始見瀑布懸蒼崖”。元代詩人楊載更發出:“長風沙長風不斷,行人嗟嘆奈君何”的感嘆。可見長風沙地理環境之險惡。
長風沙貌似一馬平川,江面寬闊,水流平緩,暗底下卻潛伏殺機,往往更容易使人因麻痹而出事。這也在情理之中。廣濟圩建成后,長風沙的通航條件得到改善。特別是建國以來,隨著航道工人的辛勤勞動,長風沙江段中的礁石多次被爆破清除,加上永久性航標的設立,長風沙的危險已逐漸地被人們所淡忘。但長風沙江段仍然不是坦途。作為常在長江行走的兒女們,恐怕更應該牢記“長風沙”這個名字。楊載在《夜泊長風沙》詩中還有兩句:“但祝行人好心事,長江何處是安流?”這倒是頗值得我們玩味的。
長風沙 (范成大)
夕陽明遠帆,高浪兀孤嶼。綿綿淮山來,閃閃沙鳥去。
落木兩山家,炊煙南北渡。眉伸擊汰行,夢愕阻風處。
已將身世等河沙,又泛春江看浪花。錦纜牙檣君送酒,蓑衣蒻笠我浮家。
淹留日覺青春暮,飄泊風兼細雨斜。安得昆侖能探水,試教來奏小琵琶。
---------------王阮
舟人指點長風沙,寂寞煙村三數家。寒日熒熒照楓葉,霜風槭槭飛蘆花。
江頭景物自不惡,買魚沽酒時獨酌。扁舟日日弄煙波,此生空羨漁家樂。
----------------蔡戡
作者:陸游
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
櫓聲已出雁翅浦,荻夾喜入長風沙。
長風自古三巴路,檣竿參差雜煙樹。
南船北船各萬里,凄涼小市相依住。
歌呼雜沓燈火明,黃昏風死浪亦平。
勞苦舟師剩沽酒,安穩明朝到池口。
長干行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預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注解
1、床:這里指坐具。
2、抱柱信:《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 而死?!?nbsp;
3、不道遠:不會嫌遠。
4、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安慶市東的長江邊上。地極湍險。
譯文
記得我劉海初蓋前額的時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門前嬉戲。
郎君總是跨著竹竿當馬騎來, 手持青梅繞著交椅爭奪緊追。
長期來我倆一起住在長干里, 咱倆天真無邪相互從不猜疑。
十四歲那年作了你結發妻子, 成婚時羞得我不敢把臉抬起。
自己低頭面向昏暗的墻角落, 任你千呼萬喚我也不把頭回。
十五歲才高興地笑開了雙眉, 誓與你白頭偕老到化為塵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堅守信約, 我就怎么也不會登上望夫臺。
十六歲那年你離我出外遠去, 要經過瞿塘峽可怕的滟堆。
五月水漲滟難辨擔心觸礁, 猿猴在兩岸山頭嘶鳴更悲凄。
門前那些你緩步離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個個都長滿青苔。
苔蘚長得太厚怎么也掃不了, 秋風早到落葉紛紛把它覆蓋。
八月秋高粉黃蝴蝶多么輕狂, 雙雙飛過西園在草叢中戲愛。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傷心痛絕, 終日憂愁太甚紅顏自然早衰。
遲早有一天你若離開了三巴, 應該寫封信報告我寄到家來。
為了迎接你我不說路途遙遠, 哪怕趕到長風沙要走七百里!
賞析
這是一首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筆調,抒寫 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詩的開頭六句是回憶與丈夫孩提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為讀者塑了 一對少年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形象?!笆臑榫龐D”四句,是細膩地刻劃初婚 的羞澀,重現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寫婚后的熱戀和恩愛,山盟 海誓,如膠似漆。“十六君遠行”四句,寫遙思丈夫遠行經商,并為之擔心受怕,纏 綿悱惻,深沉無限?!伴T前遲行跡”八句,寫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最后 四句,寫寄語親人,望其早歸。把思念之情更推進一步。全詩形象完整明麗,活潑動人。感情細膩,纏綿婉轉;語言坦白,音節和諧;格 調清新雋永,是詩歌藝術上品?!扒嗝分耨R”“兩小無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 無邪情誼的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