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雨的印象
這幾天連雨,時而綿綿,時而急驟,立夏一過,谷雨的溫柔只剩下尾巴了。
人生的第一場雨,大概無人自己記得。但你的第一場雨,我卻深深牢記。因?yàn)槟阍趮寢尩膽牙铮矣眉t紙傘擋著,有雨花飄向你,也有雨的涼氣侵襲你,你沒有哭,而我和你媽媽卻心急如焚,全身濕透,不知該如何為你遮擋風(fēng)雨。
我記得小時的雨,是在徐橋反帝小學(xué)二年級的二月雨,小院唯一的杏樹高大干云且開著豌豆大的花黃,那天大雨,花與雨一同落下。我站在教室的屋檐下仰望著灰色的天空,晶亮的雨滴彌漫著從天而降,向我的眼睛砸來,義無反顧,前赴后繼,連連綿綿。
那時,我愛雨,雖染下面常常光腳,而上面總撐起一把黃色的破油布傘,旋轉(zhuǎn)著,雨花和心花一同起舞。
鎮(zhèn)里的街道天地狹小,下雨時看不到天空,只能看到半街黑屋瓦,一線橙屋檐,長長青石街,鱗櫛木街門。下雨時,我靠著大門,望向門外,街面是歡騰起泡的漣漪,起漲旋轉(zhuǎn)的水窩,屋檐下連綿不斷銀絲垂簾,和跌落地面而飛濺的水花,屋瓦上蹦跳嘈切的水珠,和瓦溝溜溜下滑的水流,天地小,見識小,心里只會念叨老師剛剛說過的“水滴石穿”“天街小雨”,壓根兒見不著上海街頭那流溢的五彩傘流。
雨過天晴,鎮(zhèn)上的這雨已是上世紀(jì)六十年代的事了,是人生起步的雨,故而難忘。
8歲到了鄉(xiāng)下,天地寬了,對雨的感覺卻也更加的寂寞了。
小村莊在大雨中太矮小了,楚楚可憐,搖搖欲墜,就像雨中稻場的草垛,濕漉而狼藉。我依著大門遠(yuǎn)望,雨中的遠(yuǎn)山一片迷茫,乳糜成汪洋黛色,與天一色,其下的高堰水庫煙云裊裊,縹緲的霧靄中閃著亮色的天光,晦明交替。門前無垠的田野,青禾被雨水浸化,墨綠色潑進(jìn)了大海散漫開去,淡然無形。久了,我辨得出鄉(xiāng)下四季的雨聲,淅淅春雨,戀戀不舍,嘩嘩夏雨,轟轟過兵,瑟瑟秋雨,曲曲愁腸,零零冬雨,斯斯清寒。
淋雨絕非觀雨,市民豈知農(nóng)民。那時窮,衣衫襤褸,也自愛惜。雨中出門,舍不得淋濕一身單衣,總要披上褐紅色的棕衣,如同猿人出沒風(fēng)雨,這大概是幾千年傳承,抱殘守缺,是我雨中最沉重的記憶;春雨鞭在臉上,夾雜著雪籽,生疼寒冷,無論是放牛、挑秧還是上學(xué),都難以睜眼抬頭,只顧前行,這是我雨中最疼的回憶。春雨沒有詩人的溫柔,細(xì)雨哪來市民的幸福?歷者與觀者不同。
關(guān)于雨的詩句
1、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雨有作》
2、天外黑風(fēng)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蘇軾《有美堂暴雨》
3、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秦觀《春日》
4、微雨池塘見,好風(fēng)襟袖知。——杜牧《秋思》
5、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6、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8、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9、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10、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關(guān)于雨的詩句
1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12、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3、雨后雙禽來占竹,秋深一蝶下尋花。——文同《北齋雨后》
14、細(xì)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劉長卿《別嚴(yán)士元》
15、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16、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范成大《春日田園雜興·其二》
1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18、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佚名《詩經(jīng)·鄭風(fēng)·風(fēng)雨》
19、秋風(fēng)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0、海棠不惜胭脂色,獨(dú)立蒙蒙細(xì)雨中。——陳與義《海棠》
關(guān)于雨的詩句
21、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22、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23、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24、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岳飛《滿江紅·寫懷》
25、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蔣捷《虞美人·聽雨》
26、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周晉《點(diǎn)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27、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碧海無波》
28、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
29、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30、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雨過山村》
關(guān)于雨的詩句
31、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蘇軾《鷓鴣天·林?jǐn)嗌矫髦耠[墻》
32、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33、此身合是詩人未?細(xì)雨騎驢入劍門。——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
34、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dú)W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35、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36、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馮延巳《清平樂·雨晴煙晚》
37、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李白《妾薄命》
38、一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張炎《渡江云·山陰久客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
39、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李重元《憶王孫·春詞》
40、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皇甫松《夢江南·蘭燼落》
關(guān)于雨的詩句
41、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42、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辛棄疾《鷓鴣天·送人》
43、女媧煉石補(bǔ)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李賀《李憑箜篌引》
44、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45、梅花南北路,風(fēng)雨濕征衣。——文天祥《南安軍》
46、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47、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蔣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來》
48、透內(nèi)閣香風(fēng)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王實(shí)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49、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50、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寫雨詩句古詩大全鑒賞
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如果要論寫雨之柔和,韓愈的這一句在許多人那里怕是都能拔得頭籌。大道上,小雨細(xì)膩潤澤,在雨色的映襯下,遠(yuǎn)看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卻稀疏零星。“潤如酥”,傳神地寫出春雨的柔和綿密,與草色青青一起,烘托出春景之清新可愛。
二、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同樣寫春雨之細(xì)密溫柔,宋代詩人志南的這句名句從另一觸感著墨,“沾衣欲濕”,用衣裳欲濕未濕寫出春雨若有似無的柔和細(xì)膩之感,而“杏花雨”“楊柳風(fēng)”更是為這細(xì)細(xì)小小的春雨增添了無盡的美感。
三、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雨,也并不全是來得和風(fēng)柔潤的,也有這般風(fēng)急雨驟的。傍晚下雨潮水漲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沒有行人,一只小船橫在水中。寫出雨中的自然之景,空曠,寧靜,充滿野趣。
四、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兼無葉底花。
春景美好,卻總是短暫。唐代王駕的這首《雨晴》,通過雨前雨后春花的變化對比映襯,寫出雨前雨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景致。
寫雨詩句古詩大全鑒賞
五、海棠不惜胭脂色,獨(dú)立蒙蒙細(xì)雨中。
這首《春寒》,實(shí)寫海棠之風(fēng)采,蒙蒙細(xì)雨,洗盡凡塵,海棠雨中盡顯胭脂色,紅翠欲滴。雨與海棠,共同構(gòu)成了這眼前的美景。
六、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宋詩《春日游湖上》,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人無法渡過,一條小舟撐過柳蔭。前兩句同是春日名句:雙飛燕子幾十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七、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每每夜雨來時,讀書君總會想起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總有一種夜雨襲來的清涼與孤寂之感。
八、秋風(fēng)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極寫湘江秋雨,氣象高遠(yuǎn),境界壯闊。
寫雨詩句古詩大全鑒賞
九、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立夏后梅子由青轉(zhuǎn)黃,江南多雨,細(xì)雨綿綿,處處蛙聲,烘托周遭的寂靜。
十、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diǎn)芭蕉一點(diǎn)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不著一字,卻盡是雨聲,寫盡夜雨之綿轉(zhuǎn)、清幽。
當(dāng)然,詩詞中寫到雨的詩詞還有許多許多,尤其聽雨名句“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老年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矣。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diǎn)滴到天明”最教讀書君所愛。那么,哪一句才是你心中的寫雨“絕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