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憲法宣傳時,要求公民遵守憲法常常被強調。公民能否成為違憲的主體?這在憲政國家這是不成問題的常識。但在我國憲法界對此還頗有爭議。看來這個本來是簡單的問題在沒有搞清楚什么是憲法和憲法的精神之前,是不容易得出正確答案的。因為在中國,一說到法律和守法,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法者,著之于官府,施之于百姓。”自然百姓只有守法的份。
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必須從憲法的精神中去求得。憲法精神告訴我們,公民缺少違憲的“資格”,不能成為違憲的主體,因而也不存在公民違憲問題。理由就是憲法是人民給政府訂立的契約,它是人民用來規范約束政府權力,防止政府權力濫用,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根本法。訂立憲法的目的是限制國家不得為非,并讓政府明了和承擔保障公民權利的義務。怎么能讓公民承擔憲法義務呢?規定公民的憲法義務,就把國家與公民的關系搞顛倒了,把憲法本質精神搞亂了。憲政的基本原理是,人民制定一個根本的法律來約束政府,然后政府才根據此精神制定法律來管理社會。政府權力受到憲法約束的情況下,人民的行為受到法律的約束。可以說,憲法是唯一一個人民直接制定用來約束政府的法律,而其它法律可以是政府制定用以管理社會和公民的。但法律的制定和執行都必須符合憲法的精神。列寧說:“憲法是一張寫著公民權利的紙,” 這才是憲法的精神。強調公民義務有悖憲法的本質精神。既然憲法精神不是為公民設定義務,又何存在公民違憲之說呢?
把公民作為違憲的主體,來自對憲法精神的誤解。憲法作為一個以約束政府權力,而不是以要求公民履行義務為目的的法律。從法理上說,憲法不應為公民設定義務。因為我們不能解釋憲法規定公民基本義務的意義何在?它是想說這些義務重要必須履行?還是想給公民義務劃定界限呢?除憲法規定的義務外,法律還能給公民設定義務嗎?如果可以這兩種義務又是什么關系呢?憲法規定公民義務的許多法理問題難以解釋。如果說公民有承擔憲法義務之說,政府就有權依憲法的規定而強制公民履行義務,這樣可能會導致政府對公民義務的濫行,那么政府的權力就太大了。政府要公民承擔義務必須要有明確具體的法律規定,政府嚴格依法律辦事。對公民履行義務實行嚴格的法定制度,不可依憲法原則從事,是為了防止政府權力的濫行,加強對公民權利的保護。相反,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則可以從憲法的基本原則出發,當公民權利受侵害,法律沒有具體規定時,就依憲法原則出發加以保護。這就是為什么在憲法中對公民義務的規定采取可有可無態度的意義所在。
從當今世界各國憲法比較中可以看出,規范國家機關的權力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構成各國憲法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內容,對公民義務的規定并不構成憲法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多數西方國家或早期制憲國家,憲法中沒有公民義務的規定。一般在社會主義國家或前社會主義國家和晚期制憲(如二戰后制定的憲法)的少數西方國家,憲法中有公民義務的規定。 即使憲法中有公民義務的規定,也不能得出公民可以成為違憲主體的結論。在憲法中對公民義務作出規定,那么這種規定最多也只具有宣傳性意義。也許是我孤陋寡聞,至今為止,我還沒有見過那一個國家過有公民違憲的憲法判例。即使承認憲法適用于私權領域的保護,這種憲法裁決也不是宣布公民或社會組織違憲,而是宣布處理某項公民權利的裁決本身不合憲。因為對公民基本權利受侵害的救濟,都必須建立在其它救濟手段之后,憲法裁決是對不公正的法律本身或者不公正的裁決的糾正。
以公民作為違憲的主體,不但不利于提高憲法的權威和培養公民的憲法意識,反而有損于憲法的權威和公民正確憲法意識的培養。由于憲法中規定了不能直接適用于社會生活的內容,使憲法本身的權威性受損。公民會把憲法只當作宣告,而不是當作法律對待。假如把公民違反憲法義務的行為指責為違憲,如公民偷漏稅行為,公民超生超育行為等說成是違憲,那么違憲行為就比比皆是,違憲行為就會變得非常可笑,而缺乏嚴肅性。
以上對憲法說了許多“不是”,但還沒有回答憲法“是什么”的問題。憲法是一種以專門調整政府與公民關系的法律,它以規定政府的組織、結構、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和公民的基本權利為主要內容,以規范和限制政府的權力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為目的。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的最高性表現在一切法律都不得與它相抵觸,否則無效;政府權力的行使得以它為準則,否則越權;它是公民權利保障的最后手段,當公民基本權利受到侵害通過其它所有的救濟手段都得不保障時,可以通過憲法途徑得到救濟,所以憲法與其它法律一樣是法院可以適用和公民可以用之于訴訟的。憲法不僅是公法,同時也是私法,它能全方位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對政府的權力進行制約。憲法是現代民主社會的根本性標志之一,正是因為有了憲法,才使過去封建專制社會君主無限的權力變成有限的權力, 正是這種對政府權力的界定,使公民和社會對政府權力的監督成為可能。憲法與國家權力正好像馬鞍和馬籠頭之對于野馬,正像是牛軛之對于牛一樣,野馬架上了馬鞍和馬籠頭,牛架上了牛軛,就變得可以為人所駕馭和操縱,用于人所用之目的。
這是我對我國憲法傳統的理論進行的一點反思,其實這都是些憲法最基本的東西。可正是在這些最基本的問題上,我們過去長期以來并沒有真正搞清楚,甚至存在許多誤解,以至嚴重影響了我國憲法的發展。中國要實行依法治國,并在新的世紀要走向憲政,必須要真正實施憲法,不在憲法的基本理論問題上正本清源,憲法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得以實施和發展。當然,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但是不可忽視的方面。憲法的實施和走向憲政,肯定還有許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