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與慵懶的分界點:前者陽光安靜祥和,后者抱怨嫉妒恨的傾慕奢華
文字:心海導航
“三歲看大,7歲看老”不是沒有道理的,以前我們只從倫理道德的視角看問題,如今心理學給我們提供了許多不能用道德倫理觀來解答的一把鑰匙,去開啟我們心靈深處一道隱蔽的門。
對于你的父母,你越不認同誰,你就會越像誰。對于往昔的同學或朋友,你越嫉妒誰的成功,就越容易背離這種成功漸行漸遠。一旦指責開始,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值得反思。有些事不管我們愿意不愿意,都要發生,有些人不論我們喜歡不喜歡,都要面對。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愿意也好,不喜歡也罷,該來的都會來,沒有選擇,無法逃避。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一切,用自身的教養與善良感染生活,感染人生!
一個少年的教養多是來自家教,隨著年齡的長大和歲月的磨礪,內心的文化素養潛移默化中會形成屬于自身的人文修養,因為無時無刻不在要求自己進步,所以,無論從氣質,還是從物質和精神就多了更多的品味與格調。而從小慵懶和奢華的孩子,更多表現在性格上的志大才疏或好逸惡勞。教養品位與慵懶浮華的性格分界點往往表現在,前者對外陽光進取,對內安靜祥和;而后者對外多是抱怨嫉妒恨的傾慕奢華,對內大話連篇的窩里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反而會讓后者認為前者很另類、不合群。
因為教養需要從小的性情塑造,而慵懶的傾慕虛榮是人之本性,與生俱來。后者的人格、性情最容易重蹈覆轍的讓精神奴役和淪陷成物質的奴隸,時常會讓空洞的、無止境的消費去遮掩教養的匱乏。古語都說莫欺少年窮,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并同時擁有窮人的思維和性格。很多年輕人善于用父母、用出身來為自己的窮辯護。往往有教養的人會想著改變現狀,他會努力尋找機會,他會踏踏實實去走每一步,幾年之后,已經足夠衣食無憂的站穩腳跟,甚至小有成就了。生活的真理本來就是出身的起點和階層是不能選擇的,可自身的學識與創造財富的能力絕對是付出努力就會擁有。因為慵懶之人把更多的時間都浪費在羨慕嫉妒恨了,還一味地把原因怪罪到父母身上,這種沒有擔當的性情,輕了說,就是糾結的活著,但是始終活的不明白;重了說,就是“孤芳”還“不自賞”的好逸惡勞的劣跡,這樣的人,會一直窮下去,直至成為沒出息的窮鬼!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以前我看到別人窮我也會同情,后來我漸漸發現,一個人窮,大多無關命運的事,而是生活態度甚至是人品上的問題了。生活的現實必須要有擔當心面對現實的生活,先別說真愛無價,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愛的再純粹,精神需求最終離不開物質滋養的歷久彌新,愛情中同甘共苦的感情可以讓激情苦一陣子,但婚姻后的日子誰都不愿意苦一輩子。在婚姻生活中,大多數經歷過貧窮男人的女人都對真愛有自己的詮釋:真愛是不能被金錢玷污的。可七年之癢后,又有幾個女士依然在安于現狀的維持生活的安貧樂道:真愛答案就是變成了-----我不介意他窮,但我不能忍受他的不求上進!而且,一個不求上進的男人往往很慵懶浮華,基本是不用指望他在家里很勤快了,所以如果找了一個沒有上進心的男人,等于同時找了個大爺,大事沒做成,小錢不愿意賺。
所以說,最好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心上;最美的風景不止觀賞,更需融入。如今有力奢華地招搖過市之輩多如過江之鯽,當我們的直覺告訴我們站在多數人那邊,總有嘲笑你自認為某個人不合群時,不管他是否優秀,可能,甘于謙遜、力求品格善美的他并非不合群,只是在他們合群的圈子里沒有我們罷了!
如何從人群中看出優秀的人
不合群者,獨來獨往的人,常有過人之處。整天混在朋友之間的人,未必有多大的能力。
受周圍人嫉妒、非議的人,大多具有能力。人們從來不會去嫉妒弱者。
找女朋友、找男朋友時,眼光很高的人往往也是有過人之處的,他們追求卓越完美。
敢在人群中發出與眾不同的聲音的人,敢得罪人群的人,常有大本領。
固執的人多數時候要比隨順的人要強,狂妄的人也多數時候有過人之處。當然,雞毛蒜皮的小事上也固執狂妄的人,是沒出息的人。
走路比常人快,腰桿比常人直的人,多有過人之處。
喜歡靜靜沉思的人,走在路上神情鎮靜穩定的人,不東張西望的人,腦袋里面定有他的想法。
當一大群人都反對他的時候,他還是依然不改變他的想法的人,常是能干的人。
為了生存能夠放下架子去撿垃圾、擦皮靴的人,日后會有出息。 幾乎聽不到他說某某某很厲害的人,不可以小視。那些整天在吹噓別人成就的人,多是沒出息的人。 說出了話就能馬上執行的人,必能有大作為。 看他做事情條理分明,步步都顯出目的性的人,腦袋不會弱。今年干的事,明年還見到他在干,一般這種人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可小視。 比較講究自己儀表、言行舉止的人,應該是有教養或者是有見識的人。 從來沒有停止過張揚自己的人,常有過人之處。一般的人,只要被打擊幾次,就再也張揚不起來了。堅持張揚的人,必定有張揚的資本。 富有激情的人,充滿熱情的人,多能闖出名堂。 能夠很好地品評各種人物的人,定有他的洞察力。大多數人似乎覺得周圍的人相差不大,這就是缺乏洞察力的表現。 干出了些常人干不了的事的人,不可以小看。 有著強烈欲望、強烈渴求、強烈支配欲和表現欲的人,不可以小看,這些是成功的開始。 總之,有一條原則:最有能力的人都有某種奇異之處,這使他與常人區分開。當你發現一個人與大眾很不一樣時,那么你就應該知道,你很有可能發現了一個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