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之變的跨越
黎荔
鯤鵬是一種傳說中的上古神獸,于莊子的名篇《逍遙游》中有記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里;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這只鵬鳥,隨著海上洶涌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
鯤鵬之變,充滿了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從鯤魚到鵬鳥,看似模樣完全改變了,但其實,有著一以貫之的地方,有著變中的不變。“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說明這只鵬鳥還保留著魚的記憶與本性,它奮起而飛,遷徙到南方的大海,旋轉扶搖而上直沖九萬里高空,穿過云氣,背負青天,卻又那么親水嬉水,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
注意到莊子的這句話里面有個關鍵詞:徙,遷徙的徙。從魚到鳥的遷徙,從北到南的遷徙,變化成長就是一種遷徙。就個體生命而言,是時間的遷徙、空間的遷徙。就精神層面而言,是心靈的提升,是靈魂的升華,是莊子說的“無待”。《莊子》三十三篇,第一篇《逍遙游》就講“無待”,“無待”在莊子那里是“自適其性”:要超越各種各樣的束縛和狹隘,在一個更高的層面去實現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每一個人都在歲月的流逝中,都會有自己的鯤鵬之變。在不斷的遷徙中,去擴展自己,去探索未知,去跨越一切,去奔赴星辰大海。
今晚,我收到了一個12歲少年送給我的一首詩。感嘆萬千的我,不由得想到了莊子《逍遙游》中的鯤鵬之變。用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濤的鳥,還會常常憶起它作為魚的時代嗎?那時候,幼小的它,還做著一個一飛沖天的夢,享受著大海起伏不息的動蕩音樂。有一天,它真的成了飛在青天之上的鳥了,卻依然穿越海風、搏擊海浪,眷戀著它所出生的深深的大海。恍惚中有那么一刻,我看到的,是鳥在飛,也是魚在飛。海在借鳥的翅膀澎湃,魚在等海的遼闊飛翔。兩個不同的時代,跨越歲月的距離突然相遇。這就是美的星光一閃的瞬間。美是編年的廢除,是對時間的反抗。
去日如煙,回不去了,思念的藤蔓,在翻江倒海的心中瘋長。
夜闌人靜,鯤變為鵬,跳蕩的文字,怎能拼得攏纏綿的詩句?
附:詩一首《清風》
作者:鄭禹
假如我是一陣清風
可以在天空云端上翱翔
去想去的所有地方
我會回到
幼兒園門前那棵桑樹下
那時母親的工作還不繁重
常常陪我在那棵樹下玩耍
摘那些我永遠都摘不到的
桑果與桑葉
我要回到那里
將所有桑果吹下來
看著它們落到地上
滿足兒時未圓的心愿
母親會回到那棵樹下
尋找我的蹤跡
“你跑去哪里了?”
我偷偷的笑著
努力不發出聲音
但風聲還是在母親耳邊
呼呼的刮著
“快回來吃飯啊,菜都要涼了!”
可我就是不想回去
圍著母親繞來繞去的
吹亂她的頭發
我想永遠圍著她轉
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