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還沒有形成規范的婚姻關系。不同部落的男女可以隨意通婚,沒有固定的伴侶。那時的生活非常,人們更關注如何填飽肚子,沒有太多精力考慮婚姻的規矩。比如猿人居住的山洞里,可能住著幾個男人和幾個女人,他們互相可以隨意交配生育,沒有任何限制。
有時不同部落之間也會進行通婚,這在避免近親繁殖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當一個部落中的男性去到鄰近的部落捕獵時,如果看上對方的女性,通常也可以直接將其帶回自己的山洞,其他人不會有太多質疑。
這種無序的通婚關系可以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直到晚期舊石器時代,人類才開始有了族群概念和規范的婚姻關系。考古發現表明,在晚期舊石器時代的一些葬址中,男性和女性會成對埋葬,這可能反映他們開始形成較為固定的伴侶關系。
所以,在非常久遠的年代,婚姻對于人類社會來說還是一個新鮮事物。遠古時期的通婚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生活的簡單和原始。
公元前21世紀左右,中國的氏族組織逐漸形成。人們開始按年齡和輩分進行區分,不再是無序的通婚。在氏族內部,同一輩分的男女可以自由結合,不同輩分則難以通婚。
以商代為例,人們把社會分為老、壯、少三類年齡段,這成為限制通婚的一個重要依據。一般來說,老年男不可以娶少年女,因為有違倫理。但老年女嫁少年男則較為常見,這在保障氏族延續方面具有實際意義。
在一些較大的氏族里,族人數目眾多。一群之男可以為一群之女的丈夫,反之亦然。所以婚姻關系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亂。有的男子可能同時有好幾個“妻子”,而寡居的女子也可以嫁給幾兄弟。
不過氏族內部已經禁止了近親結婚。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兄弟姐妹不可以通婚,否則會被驅逐出氏族。違反這個禁令的情況并不多見,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是褻瀆神明、導致天災的行為。
雖然婚姻關系還不太穩定,但氏族社會畢竟確立了一定程度的倫理規范,不再是原始時期的無序雜交。這為后世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周朝時期,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成為社會婚姻的重要準則。青年男女要順從父母安排,與具備相當身份的對方聯姻。像李園那樣,孝順父母,聽從父母之命娶妻的,受到社會的稱許。
這一時期,人們也開始重視占卜,認為姻緣命中注定。許多門當戶對的婚事都會通過卜卦來確定,然后再舉行正式的聘禮。男方要把占卜的結果納吉給女方,彼此確認這樁婚事的吉利。
這種重視占卜也成為限制通婚的一個方面。比如,周敬王曾想要迎娶自己的女兒周姬。可是大臣靳尚通過卜卦得知,周姬必將致周室之亡。于是周敬王只能放棄這門同姓的婚事。這顯示占卜在限制同姓通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實在周代,真正奠定一夫一妻思想基礎的,還是來自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弟子中的模范人物,如顏回、冉伯牛等都嚴格踐行一夫一妻的倫理規范。這為后世定立標準夫妻關系提供了榜樣。
秦漢時期,一夫一妻制在形式上得到落實,但多妾現象也日益明顯。這主要體現在上層統治階級,他們既有正式妻子,又可以納妾。正妻的地位高人一等,妾只是丈夫的附庸。
以漢初功臣張良為例,他有一位正妻,同時又有好幾個妾室。正妻常常為他處理家務和教導子女,頗得張良倚重。而那些妾只能服侍張良起居,沒有參與家務和教子的權力。
另一位漢朝開國功臣蕭何,據說他一生共有六位正妻,但最后只有一位賈姬真正得到認可。賈姬管理蕭何的家務,深得蕭何寵愛。其他妻子最終都淪為妾室,這在當時也引發過爭議。
富裕階層納妾的現象十分普遍。他們可以從寒門或貧苦家庭中選妾,看中貌美的就可以直接收為妾室。這類妾的出身卑微,只能永遠居于正妻之下。
但對于大多數庶民百姓來說,一夫一妻已經非常不易了,更遑論去納妾。他們的生活拮據,往往為了打口飯都覺得吃力,哪里還有精力去養幾個妾室?
“三妻四妾”的說法出現在漢代,原本只是一種通俗的夸張說法,并不準確反映當時的婚姻制度。它通過數目的夸張,來描繪上層男子可以擁有多個妻妾的生活狀態。
“三妻”并不意味可以正式娶三個妻子。不論富貴人家再如何富有,正妻也只能有一位。“三妻”只是比喻妻子眾多之意。“四妾”也沒有嚴格的數量規定,只是比喻男子可以納多數妾侍奉。
這樣的說法通過口口相傳,逐漸被民眾當成是古代婚姻制度的寫照。實際上它嚴重夸大了古代男子擁有妻妾的數量。但由于這種說法簡單易懂,通俗易傳,所以成為古代婚姻的一個誤讀。
到了封建社會,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框架基本定型。正妻與妾的地位和作用有著天壤之別。正妻要服從丈夫,教育子女,處理家務,維護家業。
妾的身份則低人一等,她要侍奉丈夫起居,聽命于正妻。有的正妻還會派妾去為自己生育子嗣,成為代孕工具。所以妾完全是正妻的附屬,沒有任何獨立地位。
這種妻主妾從的婚姻格局,在當時的典型封建家庭十分常見。小說《紅樓夢》中的賈府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賈寶玉的元妻林黛玉地位最高,其他幾個妾只能居于次席。妻妾間的矛盾也最終導致了賈家的敗落。
當然,也有個別女子通過巧取幸得皇帝寵幸成為妃嬪。她們中的頂級人物可以加封為皇后。但一個朝代里,皇后只能有一位,其余妃嬪還是要對皇后垂禮三分。這也體現了主妻縱妾的等級觀念。
綜上所述,古代婚姻制度經歷了從松散到嚴格的變遷過程。“三妻四妾”不過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反映了古人對多妾現象的夸張描繪。一夫一妻制直到近現代才真正實現,這是中華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