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營養師苗苗媽前段時間在口袋育兒講的一節微課,關于“1-3歲的寶寶如何吃鹽”。苗苗媽是我們口袋育兒()長期合作的專業營養師,這個主題她講得非??茖W,也非常實用、接地氣!讓我們先從一張腦圖開始:
其實我們常常說的“鹽”,就是NaCl,真正要警惕的是其中的Na元素。鈉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是機體重要的電解質。
食鹽和鈉的換算關系是:
鈉(g)*2.54=食鹽(g)
如果我們需要100mg鈉,就等于需要254mg食鹽。
食鹽(mg)*0.393=鈉(mg)
比如給寶寶吃了100mg食鹽,實際上等于攝入了39.3mg鈉元素
現在很多家長幾乎都知道1歲之前不管是母乳或是配方奶喂養,加上輔食中自帶的鈉含量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鈉需求,而1歲前添加鹽和糖不僅會對寶寶的口味有影響,也會有健康上的問題。
歐洲的ESPGHAN協會在最新的2017年的喂養指南中也提出,嬰兒先天對一些口味有偏好(比如喜歡咸或甜的食物,討厭苦味的食物),但是父母可以通過不給嬰兒加鹽或糖,多給嬰兒“不好吃”的蔬菜來影響和改變嬰兒后天的口味,總這么吃,嬰兒就會接受并且喜愛這種低鹽,低糖“不好吃”的蔬菜的飲食模式,以此保證嬰兒未來有一個健康的飲食模式。
也就是說,0-1歲不給孩子加鹽或者糖除了沒有營養上的必要,還會影響到未來寶寶的飲食偏好,所以1歲之前完全不添加鹽和糖。
那么在1-3歲整個階段,我們不再強調完全不吃鹽,而是可以少吃鹽,但因為幼兒時期的“重口味”會對一生的飲食習慣有巨大的影響,由于現在餐館和加工食品的豐富,餐館和加工的食物中往往有大量的鹽,成年人整體攝入鈉的量超過了需求的1.8倍,是中老年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從幼年開始培養“少鹽”的飲食習慣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和很多媽媽的交流過程中,常常碰到,1歲以后,寶寶接觸的食物越來越多,口味越來越挑剔,不加一些“可口”的調味品,比如番茄醬,蝦皮粉,醬油等等,寶寶就是個吃飯困難戶,大家常說的餓飯也不管用,雖然經常聽見宣傳說“少”加鹽,但還是不知道“少到多少才算是真正的少加鹽呢”?
下面我們就分兩個階段來討論:
1-2歲如何吃鹽?
理解了食鹽和鈉之間的換算,我們怎么來建議1-2歲的寶寶如何吃鹽呢?
答案是,看寶寶每天正常餐食中能攝入多少鈉,然后對比一下寶寶中國營養學會每日鈉的推薦攝入量。
寶寶每天攝入的鈉分為3個部分
飲食鈉
零食鈉
調味鈉
如果說飲食鈉和零食鈉的總量已經和推薦量差不多了,那就幾乎不能額外添加了,如果鈉總量和推薦量有一定差距,就根據差值范圍來給孩子吃鹽。
來看一個12月齡左右的寶寶每日從食物中攝取的鈉總量。
這是一個比較簡略的12月齡的寶寶食譜,吃的都是一些鈉含量較低的食物,鈉的總攝入量大約為175mg,如果這個食譜中,有一些海產品,比如海蝦河蝦海魚等食材,那么鈉的攝入總量大約就為3-400mg左右。從圖中可以看到,1-3歲鈉的推薦攝入量是700mg。
寶寶在不額外吃一些鈉含量較高的加工食品的前提下,可以額外攝入的鈉的范圍就是400mg左右。換算成鹽大約是1g左右。喲,看著還不少呢,怎么感覺你這么一算寶寶還缺鈉了?
請大家注意,這里并不是說寶寶必須吃這么多鹽,而是在這個范圍內,都是安全的!考慮到不要太“重口味”,很多媽媽都有經驗,用手指抓一點,撒點“毛毛鹽”是完全在安全范圍以內的!
換算成醬油是多少呢?兒童醬油能不能吃?
醬油由于在發酵過程中水解了大量氨基酸,口感除了咸之外,還有很“鮮”的味道,不僅可以靠咸來改善食物的口感,還可以“提鮮”,比鹽還更實惠一些。少量的醬油達到的效果是鹽的一倍。
前段時間對兒童醬油的批評也是鋪天蓋地,說兒童醬油并不適合兒童吃,因為實際的鈉含量較高,媽媽們又暈了頭,到底兒童醬油能不能吃?
答案是能吃,不要管“兒童不兒童”,只需要關注鈉含量。
我特意去超市拍了一些醬油的成分表。
重點是大家在選給寶寶吃的醬油的時候拿出手機算一算每10ml醬油到底有多少mg鈉!
一般選擇在5-600mg鈉/10ml醬油即可,不需要管是否是“兒童醬油”。
那么根據我們剛才計算的,在400mg鈉的范圍都安全,換算成525mg鈉/10ml醬油(左下角紫色千和醬油)是多少呢?
大約是8ml左右。
喂藥器是summerinfant 8ml總量的
看著好多啊~~
總有媽媽為了一兩滴醬油糾結,糾結什么呀,20滴醬油才=1ml醬油,1mg醬油含有52.4mg鈉,放放心心加吧,只要你吃著孩子的食物還算是淡淡的,就不用擔心鹽會不會吃多了。
再來一個網紅調味料,媽媽們最喜歡問的,能不能給孩子吃蝦皮粉?
一般情況下5g蝦皮中含有1g左右的鈉,鈉含量還是很高的,但是5g蝦皮有這么多。
撒一點粉粉調個味還是沒問題的,實在犯不著專門用水泡一遍在曬干打粉,累的慌。蝦皮中還含有一些天然的氨基酸跟醬油一樣能起到提鮮的作用,至于另外最廣為人知的“補鈣”效果嘛,當調味劑加的那么少,能有什么補鈣作用呢?就好好當個調味劑吧。
2-3歲如何吃鹽?
還是和1-2歲類似,我反復計算了一些適合2-3歲寶寶的食譜,平均下來飲食鈉攝入在400mg左右(每周2-3次海產品)。
但是2-3歲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寶寶零食鈉的攝入可能大大超乎你的想象!比如:
吃這樣一個米餅(10-20g)就攝入100mg左右的鈉了,相當可怕。
還有這種波力海苔,5g海苔吃下去,100mg鈉也輕松進去了,無形中等于喝了2ml醬油。
提醒各位媽媽們的就是,如果2-3歲的寶寶平時經常接觸這樣的零食,就反而必須降低額外的鹽和醬油的攝入。但是孩子越大,原味的食物就越沒吸引力,所以本質上,還是盡量給孩子選擇低鹽的零食。
我認為比較好的分配方案是
飲食鈉=400mg
零食鈉=100mg
調味鈉=200mg
這樣可以把每天鈉的總量控制在700mg。
推薦一個零食鈉+調味鈉的操作方案(舉例)
零食鈉=
zek低鹽海苔(24mg鈉/5g)一包
糙米卷(18mg鈉/10g,同時低糖),2-3根
調味鈉=
1ml醬油(59mg鈉)
0.4g鹽(140mg鈉)
聽說我國很多地方碘攝入過量,需要給孩子吃專門的無碘鹽嗎?
中國的飲食和環境都是嚴重低碘的,國家花了很多財力物力讓碘鹽覆蓋率達到了97%,缺碘在寶寶發育的過程中會帶來不可逆的神經損傷造成智力下降,絕對不要給孩子吃無碘鹽!!無論是不是身處沿海地區。
喜馬拉雅海鹽需要買給孩子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