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英博物館講解 | 發(fā)刊詞
userphoto

2022.10.16 澳大利亞

關注

大英博物館講解 

with Andy

一些閑談

英國丨倫敦

2022年

      首先,感謝來到我的公眾號,這里如同我的小花園,我會在這里定期分享一些有趣的文章,灑掃花徑、敞曬蓬門,以歡迎如你一樣的有緣人。

      也許你會覺得很奇怪:“閑談什么?不就是勸我花錢么?”

    “您所言不假。”但我還是希望,你如果有時間,先不妨看看這段“免費”的文字。

     就當是在這英倫一隅的小園里,容我沏上一杯茶,在參觀大英之前,與你聊聊天。

- 壹 -

逸趣橫生

“誒你說,咱為啥要去聽這個講解呢?” 你喝了一口手里的茶,問道。

“您一定知道大英博物館”我指了指遠處那個宏偉的古典建筑。“始建于1753年,歷史上首座公立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中,擁有藏品數量最多的。沒有一個到過倫敦的人會拒絕它的魅力。

“是啊,這我知道。那里面的東西一定是美輪美奐、精美震撼吧!”你期待地說。

“嗯!可是,我很多去過的朋友都會抱怨——看不懂,尤其是西方古代部分的,好煩!”

“當真看不懂?”

“當真看不懂。”

確實有道理。想想多少次在博物館,即使是那些西方歷史上久負盛名的展品,驚嘆之余,也難免望著只言片語的展簽不知所措,或尷尬地匆匆離去。而這些文物背后的歷史和隱喻,由于語言和文化上的隔閡,我們只能依靠遐想

“我不信。每年那么多游客,誰也不是學歷史和考古的,還不是看下來了?再說,誰還不知道法老和金字塔、宙斯和雅典娜了?”

“好吧,那您先看看這幾件最受歡迎的文物”——我給你看了幾張照片——大洪水泥板、拉美西斯二世巨像、阿芙羅狄忒、羅塞塔石碑。

大洪水泥板的故事背景?拉美西斯二世的功績是非?為何在埃及出土的羅塞塔石碑上會有古希臘文?古希臘美神阿芙羅狄忒的身世?”聽到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你不由得皺了下眉頭。

“還有,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怎么會起一個截然不同的名字——埃赫那吞?'東方化革命’又是怎么回事?還有這斯基泰人、尼祿時期的不列顛……”  看到展牌上那些拗口的名字陌生的時代,你勃勃的熱情或許涼了半截。

“那你請我來這兒喝茶、賞花,就為了說這些?你是想說,我橫豎都看不懂唄?那我來這兒定票有何意義?”你有些生氣地把茶杯用力往桌上一推。

“非也,非也。”我又為你斟滿了茶,重新把這幾張照片整理一番,在你面前一字排開。

“如果我告訴您——這塊用楔形文字書寫的泥板里,記載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英雄史詩,故事背景就是周杰倫成名作《愛在西元前》中所唱的'祭司、神殿、征戰(zhàn)、弓箭、是誰的從前’。烏魯克國王吉爾伽美什(Gilgamesh)與好友恩奇都(Enkidu)并肩作戰(zhàn)、廝殺敵寇,一同面對冷峻的敵人、可憎的怪物、天神的考驗。”

       

被稱為“夜之女王”的 蘇美爾女神

伊南娜 (Inanna), c.19-1800 BC, 

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周董經典老歌《愛在西元前》

“如果我告訴您——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執(zhí)掌朝政六十余年,與乾隆皇帝同樣長壽、同樣勇武、同樣'自戀’。這位佇立在尼羅河畔神廟前的'十全老人’,在位時與西亞強國赫梯簽署了國際關系史上的第一個和平條約——卡迭石合約,而條約的復印本也被放置在位于紐約的聯(lián)合國總部內,訴說著人類對'和平’的悠久向往。


兩百年前的大英博物館,英國著名的浪漫派詩人雪萊同樣佇立在雕像前,寫下了他最廣為流傳的詩句: '我,奧茲曼迪亞斯,萬王之王;功業(yè)蓋物,強者折服!’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楊絳譯)

電影《異形:契約號》片段(上)

詩人珀西·雪萊 (左)

“奧茲曼迪亞斯” 是古希臘人對于拉美西斯二世的稱呼

如果我告訴您——在古希臘神話中,作為泰坦神族首領的克洛諾斯,受地母蓋婭之命,用鋒利的鐮刀割下了天神烏拉諾斯的陽具。然后將那不朽之物丟入大海,隨即在陰莖的四周泛起了珍珠般的泡沫,金發(fā)如火、雪膚花貌的美神阿芙羅狄忒由此而出。如同曹植筆下的洛神一般,清如芙蕖出波、艷若朝霞蔽日、被眾神拱立,并且直接影響了百年后意大利文藝復興巨擘波提切利的名畫。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c.1485 

現(xiàn)藏于烏菲茲藝術館

如果我告訴您——在父親腓力二世遇刺后,年僅二十的亞歷山大旋即揮劍繼任,三十之際,古代四大文明中的三個已被他收入囊中。在他死后,那些操馬其頓口音的希臘將士,在尼羅河畔、金字塔前放下征服者的高傲,謙卑地帶上法老樣式的頭巾和胡須,在埃及開啟了嶄新的希臘化時代。這就是被譽為“打開古埃及歷史的鑰匙”的羅塞塔石碑上,為何同時刻有古埃及祭祀體、世俗體以及古希臘語三種文字。

Egypt

Ptolemy II 

Philadelphus

有趣的是,二者均為托勒密二世(c.283-246 BCE在位)的雕像

分別藏于大英博物館(右)、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左)

如果我還告訴您——游走在印歐草原、尚武好斗的亞馬遜女戰(zhàn)士們,為了方便射箭和擲槍,不惜將自己的右乳燒掉。她們騎著戰(zhàn)馬,與遠航而來的希臘人,在特洛伊的平原上奮力廝殺。最終希臘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將亞馬遜女王彭忒西勒亞(Penthesilea)斬于刀下。而最后這位喋血的勇士,在一片血泊之中看清了頭盔下亞馬遜女王的絕美容顏,在生死交替的瞬間,遲到地從愛上了她——這個將死之人。而這位俘獲阿喀琉斯芳心的蠻族女王,也最終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在哥譚的雨夜和超人大打出手。

《阿喀琉斯斬殺彭忒西勒亞》, 阿提卡瓶畫, c. 540 -530 BC, 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超人大戰(zhàn)神奇女俠”,DC電影《正義聯(lián)盟》片段

如果我還告訴您——羅馬統(tǒng)治下的不列顛,租稅繁重、苛政如虎。當地部落女首領布狄卡,俯首系頸,眼看著子女被強暴、胞族受鞭笞,默默將淚痕熔鑄進劍里。然崛起阡陌,起兵抗“秦”(在《后漢書》中,羅馬帝國被稱為“大秦”),勢如破竹、一路南下,將大英博物館佇立的倫敦城(Londinium)付之一炬。最終不敵羅馬之師,兵敗后毅然服毒自盡。而其劍所指,正是古羅馬最著名的暴君尼祿,一個原本被朝野寄予厚望的少年。在后世作家筆下,他窮奢極欲,先是弒兄、然后弒母、接著弒妻、最后弒師,當羅馬城被熊熊的火焰吞噬、百姓在廢墟之中痛苦嘶嚎,這反而使他神經興奮、揚琴高歌……等等。

樹立在倫敦大本鐘前的布狄卡銅像

《布狄卡與她的女兒們》, 1902年

尼祿銅像, c.54-59AD, 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by Andy。有趣的是,這件文物出土于英格蘭東部薩福克郡附近的一條河里(River Alde),而這條河此前(大概)是布狄卡部族領地與羅馬領地的分界線。因此,這件尼祿的頭像極有可能是在布狄卡大起義時,被當地反抗者“斬首”后丟進河中。

神奇的是,在您眼前,那些扁平的照片忽然閃爍起金光,躍動出一幅幅耀眼的景象。沒想到,這一塊塊展簽、一個個“塵滿面、鬢如霜”的金石草木背后,竟然有著這樣精彩的故事。不,與其說是故事,更多的是一群鮮活的、有著故事和欲望的人,和一個個有著顏色、觸感、美與愛的時代

“有意思極了!要是這樣,我可不會逛著逛著就覺得又累又困了。”你笑道。

“是的,我的講解能幫您在這米諾斯迷宮般的博物館里,節(jié)約時間;還能幫您克服所謂的'博物館疲勞’。” 我也喝了一口手里的熱茶道。

逸趣橫生

- 貳 -

言必有據

“可是,你剛才講的這些,我怎么知道不是你專門忽悠來我,而編造出來的段子?”你一本正經地放下杯子。

“這個您放心,歷史學家講究的便是'言必有出處’,不懂或杜撰的內容我絕不敢與您講。” 通過文獻材料解讀歷史是每個人熟悉的方程,而受過史學訓練的人則會用專業(yè)的知識結構,去辨別古人描述中的真誠與虛假。

“剛才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背后,背后都有嚴格的史料出處和依據。在給您上了這些'勁爆’的開胃菜后,我會緊接著告訴您——阿芙羅狄忒的故事,出自公元前八世紀的詩人赫西俄德所著的《神譜》(Hes. Th. 173-206),因為阿芙羅狄忒的希臘名?φροδ?τη源自?φρ??,意為 '(海中泛起的)泡沫’。此外,在同時期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記載道(Hom. Il. 5. 370),阿芙羅狄忒為宙斯與狄俄涅之女。如果您想更加深入了解,我也愿意進一步與您分享她在近東、印歐神話中的起源。”

詩人荷馬

赫西俄德《神譜》

荷馬半身像 (左), c. 2nd cent. AD, 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赫西俄德的《神譜》紙草片段(P.Lond.Lit.33) (右), c. 3-4th cen. AD, 現(xiàn)藏于大英圖書館

“我也會告訴您——西方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4.110-17)、哲學家柏拉圖(Laws, 7.805e–806c)從未質疑過亞馬遜人的存在,甚至“亞馬遜人”一詞的希臘語?μαζ?νε? 便是由 “μαστ??” (“乳房”) 加上表示否定的前綴“α”(無)組成。但我也會告訴您,希臘人眼中的亞馬遜人野蠻的割乳傳統(tǒng),很大程度來自他們對異族的惡意揣度,而在古希臘藝術史上也并未有過類似的表現(xiàn)。如此異族的視角,尤其以古希臘人如何看待波斯人,就如聆聽冷戰(zhàn)時期的美國對蘇聯(lián)的描述。”

“亞馬遜人與希臘人的戰(zhàn)爭”, 摩索拉斯陵墓(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浮雕, c. 350BC, 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我還會告訴您——考古學的證據往往給我們帶來另一個與史書中不同的尼祿:他在羅馬城失火組織了高效的救援和重建;他巧妙地處理與強鄰帕提亞的關系,以使帝國東部的貿易得以繁榮;他深得民心,死后仍有大批民眾相信這位“偉大的”皇帝依然活著....”

你開心地贊嘆道“太好了!這樣我就不用擔心聽到的是從百度百科上抄的了。” 你的目光瞥向旁邊的書架,靜靜躺在上面的都是那些科班出身、治學嚴謹的學者論著。

“還有360百科……” 我調侃地補充道。

你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求知欲隨時使你向展簽上的內容看去

“Ashurbanipal和Ashurnasirpal, 這兩個名字看起來怎么這么像, 還有這個Amenhotep,Ramesses, 都是什么鳥語?”你有些不耐煩了起來。

“您別著急, 讓我給您慢慢道來。”我緩緩起身,給你見底的青瓷再沏滿茶。

從左往右依次為: Ashurbanipal (645-635BC) , Ashurnasirpal II (865-860BC), Ramesses II (c.13th cent BC), Amenhotep III (c.1370BC), 均藏于大英博物館

“首先,前面這二位是亞述帝國的君主——亞述巴尼拔亞述納西帕爾。這不怪您,別看這大英博物館里的講解員多如過江之鯽,十個中的九個都會把他們搞混。”

“我會告訴您——在西方,古人起名時往往離不開對與神靈的崇拜。亞述巴尼拔的名字A??ur-bāni-apli = A??ur (亞述神) + bāni(創(chuàng)造、賜予)+ apli/applu (長子、繼承人),所以意為“亞述神賜予的繼子”;以此類推,亞述納西帕A??ur-nā?ir-apli = A??ur (亞述神) + nā?ir(守護者) + apli/applu (長子、繼承人),意為'亞述神守護的繼承人’。而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的名字是“阿蒙神是仁慈的” 、圖坦卡蒙(Tutankhamun)是“阿蒙神在世”、美西斯是'拉神所生’。” 

吼,原來如此!這么一講,就簡單清晰多了。

“此外,我還會告訴您——普通人眼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Hieroglyph)其實根本并不叫“象形文字”。一方面,hieroglyph來源于古希臘語?ερογλυφικ??,即?ερ??(神圣的加上γλυφ? (刻寫),因此更為準確的翻譯是“圣書體”。另一方面,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包含了大量與“圖案”無關的表音符號、限定符號。同樣,羅塞塔石碑上的“世俗體”(Demotic,官員處理和記載民間事務所用的文體)也并非一般導游口中所講的'平民百姓所用的文體’。那時的古埃及民眾識字率不及百分之一,更何談書寫;還有,浪漫的'空中花園’也不在古城巴比倫,而更有可能是幼發(fā)拉底河上游恐怖的'獅穴之城’尼尼微;波斯大軍也并非真正'雄師百萬’入侵希臘….

“真好,以后我可以用這些知識去戳穿網絡上的'懂王’了。”

“還有何新之流。”

“他們又是誰?”

“一群兜售民粹主義的烏合之眾,認為西方古代的歷史都是偽造的……不過這不重要”, 秋風將身旁的樹葉吹下。“他們的信徒,應該都沒有到過大英博物館來吧。”

言必有據

- 叁 -

俯仰之間

“可是你說啊,我知道了這些,除了聽一樂呵、漲點兒知識,還有什么意義呢?”

“別的意義啊……”我算是被你問住了,端起茶杯掩飾了一下尷尬的表情,半開玩笑道:“大、大概可以之后在男/女朋友前show off一下?”

你笑著擺擺手,打斷了我:“這叫作用,不是意義。我是說,我也是聽說好看才來的這里,也想著不要落于風雅之下、或者至少打打卡,才會踱步來到這個博物館。除了好奇,我到底為什么要花錢來請你做講解?到底為什么呢?”

……

“幫助您,去'體悟’” 思考了片刻后,我緩慢地說出。

“…去體悟?” 你皺起了眉頭。

“是的,體會與感悟…” 

“因為,除了先前那些,我還想告訴您——吉爾伽美什史詩的慷慨悲歌也乘著朔風,吹遍地中海沿岸土地上的各個臉龐。當雅典的少年依偎在甲板之上,在星辰朦朧的傍晚,入神地聆聽老者訴說阿喀琉斯如何痛失他最信賴的戰(zhàn)友;當背井離鄉(xiāng)的猶太人,在烈日下驅趕牛車、轉瞬回想起諾亞在方舟下,被洪水淹沒的故土。他們雙頰留下的眼淚中,也含有吉爾伽美什的悲傷。

我還想告訴您——我們所熟知的'宗教改革’,并非僅僅回蕩在于十六世紀西歐教堂遠逝的鐘聲里。遠在三千年前的埃及,阿蒙霍特普四世早已下定決心與神廟里的祭司決裂,誓將'阿蒙神’的名字,從祖輩的雕像和自己的名字中抹去,以推行最古老的一神教信仰。

我還想告訴您——在驚嘆拉美西斯二世'功業(yè)蓋世、強者折服’之余,熟知古埃及日后衰亡歷史的雪萊緊接著寫下了: '此外空無一物,廢墟四周,黃沙莽莽;寂靜荒涼,伸展四方。’而在華夏之濱,乾隆盛世也伴隨著耀眼的紅光,同樣淪為古老文明下的最后一抹耀眼余暉

我還想告訴您——'漢匈之爭’、'華夷之辨’其實也存在于地球另一端的遼闊大地,古埃及人、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也曾為了他族入侵而絞盡腦汁、奏頌國殤:沙漠上的古戰(zhàn)場,士兵們沖鋒陷陣,古埃及的奢華宮殿被波斯人占領,而斯巴達的三百將士在溫泉關,寧死不屈。” 

最后,我還想告訴您——代表古希臘雕塑最高水平的帕特農浮雕,隨著馬其頓的鐵騎和方陣,一路東向,抵達中亞的犍陀羅。而在鐵爾梅茲,'玄奘’與'亞歷山大’完成了一場藝術史上的奇妙相遇。從此,來自的印度佛陀首次找到了自己的面容…”

隨著我話音落下,你剛剛見過的所有燦爛壯麗的景象,全都奇跡般地重新浮現(xiàn)了。不,這一次,它們還要更色彩繽紛,更熠熠生輝。你看見,從埃及和西亞的方向,一縷縷紅色、綠色色彩,匯聚成筆觸,筆觸又匯聚成花草、魚蟲、纖細生動的人影,轉瞬鋪滿了希臘的陶瓶;你看見一個俊美英武的年輕男人,帶領軍隊橫跨三洲,又將這些美帶向了世界的其他角落。——希臘、羅馬、中東、近東與古代中國,這些不名詞不再孤立地存在

此刻,不止是你我,更有其他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游客們,在仰望著它們,在迫切的想知道它們的故事…

……

順著茶杯中騰起的輕煙薄霧,您的目光又看向剛才那些異彩紛呈的畫面、美輪美奐的建筑。是的,他們固然曾經存在過,它們固然曾經輝煌過,可這一切都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塵歸塵,土歸土。這些幻境光影,也一并化作虛無,在清風中崩解為發(fā)光的微塵,已然消失無蹤了。就連那征戰(zhàn)四方的亞歷山大,也化為浮塵,難以尋覓…

“究竟什么是文化呢?是兩個空蕩蕩的字么?”你若有所思地問到。

“在精神上,它'為齊太史簡,為晉董狐筆’。在物質上,它駐留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正如威廉·福克納在《修女安魂曲》中所講的:“過去永遠不會死去,過去甚至從未過去(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我放下尚有余溫茶杯。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然也…”

“在歷史面前,你我終究太渺小,有些事我們不能也無力去左右。當鮮血和污泥沾滿了敏感的身體,當塵埃和嘆息覆蓋了遙遠的土地,我們僅僅能做的,便是有尊嚴地緬懷那些逝去的、卻依舊迷人的時代。

就像孟浩然說的——'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卻曾照古人。雖則世殊事異、興亡流轉,我們卻和無盡時間、空間的往者一樣,擁有著共同的感官、共同的感情。只是,在這擁擠的街道上、在這喧囂的寂靜里,我想向您展示點什么,以寬慰我們的憂思。而這種超越個體生命的體驗,才是游覽博物館的最有趣之處啊!”

……

“您就不曾好奇,為何這里會出現(xiàn)一座奇怪的小院么?” 我也喝完了手中的茶,轉而問了你一個問題。

因為它寄寓在每一個人內心的一角。傾聽這些故事,也是在豐盈我們自己的靈魂。”  你也放下了杯子,滿意地答道。

- 終 -

后記

如果您耐心地看到了這里,那么這份由晨露煮茶的緣分則溫潤剛好。伴隨著物質消費的升級,我們心底蘊藏的精神渴求,也終將破繭而出。當站在古老的文明面前,人人都會有一股難以掩蓋的、與之交流的沖動。文物如同山間隱居的老者,在展柜后用陌生的方言喃喃細語。而講解,好的講解,無非是充當游客和文物間的“翻譯”,幫助您去和文物對話——這也是我的作用所在。

說來羞澀,我做講解的起因,無非是學習之余賺些生活費,以減輕家中的經濟壓力。其次,每每與朋友游覽大英。一方面,欣喜于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人樂意花錢去聽講解;另一方面,卻時不時從那些講解員口中聽到指鹿為馬的錯誤和天花亂墜的臆想,只恨不能沖上前去糾正他們。所以,出于內容的嚴謹考慮,我將講解內容限定在“古代近東、古埃及、古希臘與古羅馬”這四大文明區(qū)域。雖然這些展品只占大英博物館展出面積的一半,但將這四個文明的歷史壓縮在三個小時內,已是相當捉襟見肘。當然,如果時間允許,我也十分樂意講解后,免費陪您一起逛逛其他展館。

趣味、專業(yè)與深度”是我講解所追求的小小目標。歷史的客觀性并非完全排斥詩意的語言,只要平衡得當,講解的效果和體驗就能事半功倍。之于專業(yè),就算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歷史學家,也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貼切,更何況我初涉學術,仍是一無名小輩。很多問題本就是沒有答案的,我只能力求還原真實、客觀,讓您的物有所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商博良不是簡單人物,他破解《羅塞塔石碑》,發(fā)現(xiàn)埃及古文的秘密
古埃及一件逆天文物, 有1524斤重, 考古家: 世界第一文物
在大英博物館中
真有過特洛伊木馬嗎?——邁錫尼文明
古希臘人,把東方的中國看為“神族”,證明古中國輝煌!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美得人心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曲阜市| 昭平县| 平南县| 和田市| 绿春县| 中西区| 邵阳县| 松阳县| 无锡市| 黄陵县| 永安市| 宿松县| 屯门区| 宿州市| 临洮县| 美姑县| 丹东市| 连州市| 涿鹿县| 福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文昌市| 纳雍县| 左贡县| 京山县| 邵武市| 吉首市| 巫溪县| 西安市| 乳源| 青海省| 囊谦县| 合水县| 石狮市| 东兰县| 岗巴县| 沁水县| 宣武区| 铅山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