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數理秘笈》是一部好書,因為你不能一目十行,也不能隨手翻翻。因為要看懂哪怕是一句話,都需要你的大腦高速運轉。現在社會上講《易經》的人很多,因為易經被儒家定為五經之首。現在國學熱,所以講易經的自然熱,那些大學教授總是自我標榜上什么義理派,除了拿出易經上下經64卦來從古人的注解下面討點口水生活,對于易學的應用大都是門外漢,我有看過名師讓大家找本易經,想著自己的事情,然后隨便翻開一頁,找到卦爻辭解一下,這就是他們理解的易學運用。其實真正的易學運用遠不止于此,而真正易學的內涵也遠不至于此。學易者要溯本求源才能真正了解易學的全貌。易學有儒家易和道家易,在麻衣道長的正易心法中寫過一句振聾發聵的話:學易者當于羲黃心地馳騁,無于周,孔言語下拘攣。孔子學易,韋編三絕說明圣人用功,做十翼引導后學,同時也是對易學的儒家改造。正如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貢的問題,子貢問:夫子亦信其筮乎?孔子回:吾觀其德義耳。孔子所謂的德義是什么,是仁義。但易道廣大,非止于此, 立言,查變,制器,丹道,卜筮,醫家旁及兵法等都有應用。
比之我們看到的《易經》成書更早的一本經典就是《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的經典,目前被很多學習中醫的人所忽視。醫易同源,所以在《黃帝內經》中蘊藏著對于易學數理的深刻理解和運用,古人說:三五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力。但反觀今天講《易經》的各位大家,通數否?同時很多人認為,易經只講陰陽而不講五行,其實未必,首先這里要說明的五行不僅是可以通過數理論證的,也是一種軌跡和變化,并非一般人們所理解的機械唯物論。這樣說的朋友首先是對老祖宗的東西沒有學好,其次就是自以為是。《內經天元紀大論》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你可以去請教所謂中醫學院的教授,有幾人可以解?古人曾說,不知易,無以為太醫。
今天我想談的是地火明夷,在卦序中為36,如果按照先生的太乙九宮圖中,明夷為36九4,這個36是有特殊意義的:36x2=72九8,36x3=108九3,。。。。。。我們可以發現,從九4,九8,九3,九7,九2,九6,九1,九5,九9,然后又進入九4。這里有幾個特點:
1,36依次乘以從2-9得出的數字經過節數后分別都進入了太乙九宮圖的離宮中的九宮。
2,進入宮位的順序是4-8-3-7-2-6-1-5-9. 按照太乙九宮圖的定義,明夷36九4,其中36為數,在64卦內為卦序,九為九宮,這里的九宮是九宮中離宮所在。4則是九宮中每一宮中具體的位置,因為九宮的每一宮實際上又分為九格。這個數理變化實際上形象地說明了八卦統領九宮的事情。
3,36,360,3600等都歸入九4.同時360實際上也是10個明夷卦,從六十四卦象指掌圖來看,所謂明夷在亥的第二行,而戌亥為天門,其中戌為滅,亥為核,所以亥自當天門。36九4為明夷卦,72九8應該節為12否卦,108九3應該節為48井卦,144九7應該節為24復卦,180九2應該節為60復卦,216九6應該節為36明夷卦,252九1應該節為12否,288九5應該節為48井卦,324九9應該節為24復卦,從這點可以看到,36九4乘以2-9分別演化出九宮的其它八個宮位數,同時這九個數經過60節后都落在亥位的1到5行。這里演示了數字變化而引起的宮位變化,也說明了不變的離宮。在《太乙九宮圖》上,36九4的2-9的變化都在九宮,也就是離宮,這是用矩數節數納入九宮,同時如果按照《六十四卦象數指掌方位圖》所有36九4的變化都在亥位。
4,在修練的時候,常以36為陽之基變,理出于數。同時在九宮中各數宮位是不變的,9九1,90九1,。。。。。45九5,450九5,這也說明了九宮一個恒常不變的特色。除了九宮以外,其余各宮有各自移宮換位的特點,這容我以后再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