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中的閱讀理解可以說是考試甚至高考中的“重頭戲”,其中現代文閱讀的分值占比大,主觀性也更強。從高中生所反映的情況看,現代文閱讀部分成為了考試失分的“重災區”,很多學生往往因為審題不清,扣題不緊,詞不達意而丟分。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不仔細認真的閱讀文章,所以很難找到問題的切口,最后導致答非所問。老師建議,在做閱讀理解時,一定要有步驟地去逐段閱讀,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尤其是現代閱讀,主觀性較強,在答題時學生一定不要將主觀題客觀化,還是要在文章中找到客觀依據后再進行答題。
第一遍先整體粗略閱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略讀時要了解文章寫了哪些人、哪些事;了解文章的大致結構和主要思路,大概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總之就是要清楚文章的線索、順序和層次;最后再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主旨。
可以通過文章的標題、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等抓取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尤其是能夠表達作者觀點立場和思想的重點詞句,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快的了解文章,達到快速略讀的目的。
在整體把我文章的大意后,學生要根據所出的題目再次回讀原文,回讀原文要注意:第一,要找準題目在原文中對應的段落,看看哪些語句和段落和題目相關;第二,要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找準了題目相對應的區域,學生認真分析上下文之間的聯系,一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第三,分析總結,寫出答案。根據題目找出相應的關鍵詞句和段落,深入理解文章,便能歸納總結出答案。
在答題時,要求引用原文的學生要找對關鍵詞句,認真抄寫,如果沒有明確要求按照原文答題的,學生不能機械照搬,而是要對關鍵的詞句進行提取、概括和歸納。然后,組織好語言后再進行答題,一定要寫出要點,緊扣題意,根據題目要求將文中已知的信息重新組合歸納,做到答案充分、準確、有條理。
下面,小編整理了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技巧和答題模板,一篇搞定閱讀理解難題,趕緊打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