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成就我們的教育夢想
—寫在《追夢之路》再版之際
有人說,身為教師不知道蘇霍姆林斯基,無異于學音樂卻不知道貝多芬。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用平實的語言,將其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娓娓道來。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著大師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著名中學教育家,名校長,北京11學校校長
后來,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他有幸讀到了蘇霍姆
有一個語文教育的專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學校長,叫高萬祥。為了讓自己學校的老師們一個不落真正領會蘇霍姆林斯基先生《給教師的100天建議》這本書的精髓內容,他專門給每個教師購置了一本,發給了大家。讀完此書后,據說他的一個青年教師跑到他的辦公室責備他,說校長你為什么不早給我們買這本書?它里面說到的每一句話,每一段文字都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雖然書中談到的一些案例都是早年間在俄羅斯的情況,但是教育的道理不論中外都應該是一樣的。所以,這本書對我們青年教師太適應了。這個情況我是從高萬祥校長的一篇文章中讀到的。由此我們可以說,教師要在自己有限的教育生命中盡快找到教育的真諦、教育的幸福、教育的甘甜,有一個捷徑就是我們一定要大量拜讀教育名家的著作。有鑒于此,多年來,自己一直注重對教育名家著作的拜讀,同時盡可能抽時間走出校門參加一些名家論壇之類的活動,以充實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這些過程中,我思考最多的就是我們州的教育現狀和別的地區教育成就之間的異同點。我特別關注到的所有學校中,我發現一個有思想的校長,一個有創新教育管理理念的校長,一個把學校管理得非常有特色的校長幾乎無一不是一個善思考、善閱讀、善寫作的校長。就這樣,在我的教育生命的一個個站口,每當遇到一些關于學校教育的新的發現和新的觸動,我都會好不懶惰地快速寫出來。因為我覺得人在有些時刻的一些創新思考有時候稍縱即逝,大腦中偶然思考到的一些創新火花不一定會是你自己獨有的東西。只有把這些所思所想抓緊變成文字的東西后,才變成了你自己的專利。帶著這樣的良好的習慣,在無數個目送學生離校的背影中我收獲了許多彌足珍貴的教育感悟。無數個珍貴的晨鐘和暮鼓中就學校的特色發展產生過許多金色的夢想。在無數個校園的喧鬧變得寂靜滯后的夜晚,爬在辦公桌上的我湊成了以上這些所謂的自己對從事教育管理多年的一些粗淺的感謝。對于別人,它們可能很膚淺,很渺小。但是對我來說,這些文章都好比是自己可愛的孩子,盡管長得不一定漂亮,可是畢竟還是自己的好。敬請諸同行指正。
愿我們大家都養成一種閱讀教育名家著作的良好習慣。因為閱讀可以縮短我們的成功之路,可以成就我們的教育夢想。讓我們用我們教師的夢想為我們的學生編制五彩斑斕的夢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