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學的攝影技巧.3--攝影小竅門
一、區別風景、人像模式 拍出想要的效果
我們平時總覺得用風景模式和人像模式照相沒多大區別,它們究竟區別在哪兒呢?其實它們的區別主要在背景上,如果你在光線充足,長焦距時會發現用人像模式照出來的照片景深變淺了,遠處的景物變得模糊起來,而焦點附近的人物卻很清晰,因此,有點攝影經驗的攝手常利用這一特點來虛化背景,把人物從雜亂的背景中剝離出來。光圈越大、焦距越長、人離背景越遠虛化效果就越好;而風景模式則沒有這一情況,無論是近處還是遠景都很清晰,因此特別適合拍有特定記念意義需要背景清晰的旅游景點照。 二、用好長焦相機 用背景虛化來突出主體 雜亂的背景往往影響畫面的美感,利用景深的控制可以較好的虛化背景。對數碼相機來說,虛化背景的能力較差,但是我們可以采取“最長焦距”+“最大光圈”+“最遠主體與背景距離”+“最近攝影距離”的組合來實現最大虛化效果。另外,戶外拍攝人像模特還需要采用反光板在必要的時候進行補光,這樣模特臉部和服飾就不會限于陰影之中了。 當然,如果你的相機是3倍變焦或更小,那你就不必費心了,照出的照片虛化效果肯定不會很明顯。 三、半按快門對焦 平移鏡頭構圖 避免人像模糊 通常出現在攝影者不是把主體放在相片正中的時候,有臉部對焦功能的相機沒這一現象,但為了保證主體清晰,最好還是分兩步,即先半按快門對焦后徹底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四、讓旅游照做到人景兩全 大部分朋友拍的到此一游相片,人像總是小得不得了,一般情況下,在旅游人像攝影中,景點約占畫面的三分之二,而人物約占畫面的三分之一。 五、用好閃光燈 拍攝更真實 拍攝夜景 要強制關閉閃光燈 一般人拍夜景都會用自動模式,但拍出的夜景總是近處一片白,遠處黑乎乎,噪點慘不忍睹。 這是因為一般家用消費級數碼相機的閃光燈功率有限,如果你想讓它把夜晚遠、近景物都照亮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在拍夜景時要把閃光燈強制關閉,通過長時間曝光拍出色彩艷麗、清晰的夜景來。 技巧: 1、如果沒有經驗且不熟悉相機的操作,暫且使用夜景模式吧。 3、白平衡一般采用自動即可,而如果畫面過分偏紅,則宜采用日光白平衡。 6、相機必須放在三腳架上,沒有三腳架的時候可以因地制宜地選取路邊的欄桿或者半人高的圍墻作固定相機之用,拍攝時相機千萬不能震動,否則會出現恐怖的重影。 7、自拍模式可代替快門線用于防止按快門時產生震動,有遙控操作的相機,用遙控操作是不錯的選擇。 關于曝光: 一般采用手動模式拍攝。為了保證畫面具有足夠的景深和銳度,并且避免紫邊的產生,一般使用F5.6(千萬要記住數值越大光圈越小)以上的小光圈(針對普通數碼相機而言);而快門速度則根據當時的光線而定,既可以通過屏幕直接判斷,也可以根據直方圖來精確調節。 相同曝光量,不同光圈與快門的組合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要根據拍攝題材而定。一般來說,拍攝靜止的建筑時,光圈不宜過小,一來過小的光圈會產生衍射,影響成像,二來光圈小了,快門速度必然減慢,更容易產生噪點。而如果拍攝的是車河,要記錄更長的車輛軌跡,勢必采用較小的光圈和長時間的曝光。 不妨一試: 后簾同步閃燈 避免「人清境淡」、「人淡景清」 這些情況下可打開「強制閃光」,替主體補光 雖然相機閃光燈對拍夜景沒什么幫助,但我們利用它來補光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為了避免補光過強或過弱,一般要求需補光的主體距相機1至2米較合適。 1、逆光補光:旅行時看見漂亮風光,想拍人像才發現是背光(逆光),照出來的照片真的是“臉上無光”。 3、陰影補光:夏天陽光普照,人的面部膚色會不均勻,拍出來會一邊亮一邊暗。 六、用好快門 拍出流水的動感 在拍水流、瀑布,快門在1——1/4秒就可以有不錯的絲綢感。如果水流速度慢,可以適當提高快門速度。 不同快門速度和光圈下的拍攝效果 小結: 1.家里照人像用人像模式,如如果你的是長焦(5倍以上)相機,可嘗試背景虛化。 拍景點照紀念照用風景模式。 2.半按快門對焦,平移鏡頭構圖,避免人像模糊。 3.拍夜景,別相信閃光燈。如果不請自來,就要將它強制關閉。 ISO不是什么好東西,用它提高亮度是用犧牲畫質換來的(噪點增多),我們不要輕易提高它。 固定好相機,不讓它移動這也是拍夜景成敗的關鍵所在。 4.閃光燈并非一無事處,用它在強光背景下給主體補光是很有效的。 5.要拍出流水的動感,就要用慢速快門(1\50--1秒)。
風景模式深景深(小光圈F4.7 焦距:10.4) 背景虛化后的效果(大光圈F2.0 焦距:100)
方法:
1. 先向主體半按快門對焦,直至屏幕上方出現「色點」提示,不要放手。
2. 再把鏡頭水平式移向左或右,直至你滿意主體位置,再按余下的「半快門」拍照。
技巧:用同一背景,叫主體向前走兩步,拍個半身照片便成。
2、采用最低ISO感光值,保證畫面足夠細膩,尤其是對于小DC而言,這點特別重要。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用提高ISO感光值的方法提高快門速度,一般ISO值不要調到超過200,過高的感光值會使畫面增加很多噪點,使畫面變得慘不忍睹。
4、NR(降噪)功能雖然可能降低存儲速度,但是依然需要打開(多數相機可能沒有此功能)。
5、閃光燈,別拿它當探照燈用,多數情況下,要記得把它關閉。
盡管前面都說拍攝夜景宜使用小光圈,但是如果以夜色為背景拍攝微距,霓虹虛化成光斑,別有一番味道。
這是結合夜景曝光和人像閃燈方法,避免「人清境淡」或「人淡景清」的情況。
技巧:
1. 調至「后簾同步閃燈」模式。
2. 把相機放在三腳架(如沒有三腳架,可放在附近欄桿、墩柱上),對好主體。
3. 告訴被拍者:拍攝時保持姿勢,給予相機足夠時間曝光加閃燈(約2-3秒),閃燈后才叫做完成。
4. 按下快門,等候相機完成拍攝。
2、高亮背景補光:雪地背景太亮,如果讓主體變亮,北景將會白茫茫一片,毫無層次。
補光前 補光后
快門速度:1/50s;光圈:F3.0 快門速度:1/10s;光圈:F5.3
快門速度:1/33s;光圈:F2.6 快門速度:1/8s;光圈:F7.5
要用好快門,還要到實際生活中實踐,多拍拍就有感受了,反正DC不會浪費膠卷 !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實現某種效果,還要注意DC的測光值,否則水流可能會變成白花花的一片,運動的物體會變得一片漆黑。
還有就是安全快門——快門速度1/60是手持拍攝的極限,超過這個速度,就要用三腳架幫忙了,要不照片就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