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的愿望是當一名小說家。從初中時期便開始寫小說,一直到了高中、大學還是用稿紙寫著我那拙劣的小說。現(xiàn)在讀來,還真讓人難為情。看了之后,真的會有“我還真有膽量,敢寫這樣的東西出來”的感覺。自己讀起來覺得無聊的故事,別人看在眼里也不見得有趣,但心里總希望有一天會因此成名,所以從來不放棄參加文學獎的機會。只能說自己是年少輕狂。即便到了現(xiàn)在,每次開始寫書,心里總存著“這一次一定會寫本暢銷書出來”的念頭下筆,但是每次結果都是一樣。
老實說,看到以前的作品簡直讓我羞得無地自容,想找個洞鉆進去!不過,這部小說我原先想寫的題目是“愛情與算計”。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便對愛情與算計之間的連結非常地有興趣。
拜泡沫經(jīng)濟所賜,有錢的大學生比比皆是,也充斥著想嫁入豪門的女孩子,抑或是想娶個富千金減少奮斗二十年的男孩子,這正可以說是一個值得“算計”的時代。
我這里所謂的“算計”,是指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會根據(jù)既得利益的多寡而去評估要不要做這件事。
譬如說,做了這件事之后會有好處,做了那件事之后反而會有損失。
交個有錢的男朋友,他會送你昂貴的禮物、帶你去高級餐廳用餐、幫你出錢讓你出國玩、他開著進口車而你則舒服地坐在副駕駛座上;基本上,一旦交了個有錢的男朋友,很難不去想象你未來過得將會是多么舒適的生活。
而大家似乎都蠻譴責這種以“金錢為目的”的愛情。
我并沒有特別認為這樣做是對的。但我倒認為真要“算計”的話,不該只有金錢。
譬如說你的男朋友是否誠實、個性溫不溫柔、他有沒有認真地對待你等等,這些條件才是你必須用心去“算計”的地方。
不過,這些條件說穿了不也是自己尋求最佳利益的基準,結果說來說去大家都在思考哪種情況對自己才是最有利的。
但這些都沒有“錢”來得容易了解,反正人除了精于“算計”之外還是“算計”。
若是剔除這些條件,也就是說,跟一個對自己完全沒有利益糾葛的男人交往,就談不上有什么“算計”了,而這樣的愛情成分也比較濃郁。
試想:你認識了一個男人,而你所有的朋友阻止你跟他交往,而你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會愛上這個男人,你也知道最好離他越遠越好,問題是……你就是愛他,而且愛到無法自拔的地步,你控制不了自己愛他的心情,到了最后你寧可什么都不要,就算跟著他浪跡天涯你也愿意;當你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想法時,足見“愛”得多么強烈!
外遇,可以說是這一類型最經(jīng)典的范例。
而愛上到處留情的男人、或是愛上揮霍金錢、沒有理財概念的男人,
女人特別愛得理直氣壯。但是,這樣的愛情大多沒有太好的結局。
一旦熱情逝去,你開始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缺點,隨著每次爭執(zhí)次數(shù)增加,你們的愛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擴大的仇恨。
跟這個人交往越深,你越覺得是一種負擔。最后,你終于發(fā)現(xiàn)你們之間的差距,并決定結束你們之間的愛情。
我常覺得:到目前為止我所談過的戀愛,這樣的情況似乎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生。
照這樣看來,我的異性緣這么差不是沒有原因,也難怪我一直無法得到
幸福。
當然,我欣賞異性緣不好的女孩子;也欣賞那些心中沒有一點算計、卻心甘情愿談一場充滿傻勁卻又美麗愛情的女孩子。
不過,真要是想要談一場幸福的愛情,像我們這種人所需要的,應該是去試著學習如何“算計”吧?我知道這一點連我自己都辦不到,但還是要提供給各位當做參考。